深信「忙碌才正常」的人們
人們總默默覺得不忙碌是件丟臉的事。很諷刺的是,明明嘴裡老叨念著不喜歡這麼忙......偶然遇到同事或朋友時,最常接在「過得好嗎?」的下一句問候語正是:「最近忙嗎?」即便不忙的人,也很難回答「最近很閒」「每天都在玩」,深怕對方誤認自己是「沒事做的人」。因此,大部分的回答是:「沒特別做什麼,卻老是很忙。」
我們的人生在不知不覺中,高達百分之九十是由潛意識控制。就算腦海深處想著「好累」「好想休息一下」,潛意識卻強烈相信「得做些什麼才行」「休息就是懶惰」,導致心情無法放鬆享受。
突然空出時間時,反倒不知道該做什麼;沒能事先擬定週末或休假計畫時,甚至還會覺得坐立難安。
我們從何時開始認為自己「忙碌才正常」呢?回頭想想,我們從未隨心所欲用過屬於自己的一段「長時間」。高中時,擔心學生一放假就變懶散,學校會安排許多課外輔導;大學時,也幾乎被實習、打工等有的沒的事情填得毫無空閒時間。談到沒有自己的時間,一旦進入職場,就更不用說了。
面對從未做過的事,任誰都會感到茫然、恐懼,「閒暇」也是如此。對許多人而言,相較於從容與充電,「閒暇」更自然地令人聯想起穿著運動服遊手好閒的模樣、不再與任何人聯繫的孤單、被世界隔絕在外的心情。於是,我們的潛意識為此寫下結論:「閒暇是落魄的代名詞,比不上被時間追著跑的忙碌」。
好,再問一個問題。做好時間管理後,各位打算利用空出來的時間做什麼?一心想著完成更多的事,卻始終無法擺脫時間不夠用的念頭。
被時間追著跑,只是遲早的問題。
因此,我們必須從潛意識丟棄 「忙碌才正常」的想法,打破 「忙碌生活才能邁向成功人生」的幻想。老是擔心閒閒沒事的我、沒有任何人作伴的我、沒有任何打扮的我,怎麼可能從容地享受閒暇時間?
現在,呼喚身體深處的「閒人」吧!試看看自己能「閒」到什麼程度?想學會忙有忙的樣子、閒有閒的樣子的生活態度,可得堅持到底才行。
記住!時間管理並不是要讓我們過得更忙,而是要讓你我學會以從容的心情過生活。忙也好,閒也好,不再被時間束縛,才是真正的自由。
發呆
大四最後一學期時,眼見就業問題日益逼近,男朋友對著壓力很大的我說 「什麼都不做也是一件好事,妳試著放空腦袋五分鐘。」頓時有如醍醐灌頂般……活了大半輩子,自己從未擁有這種時刻。永遠被未完成的事情追著跑,為了達到自己訂的標準而疲於奔命。男朋友因而向我推薦了風靡當時的線上遊戲「跑跑卡丁車」,坦白說,我覺得有點荒謬……然而,花時間玩遊戲漸漸多於寫履歷的我,終於在學期結束前升級為「彩虹手套」,也同時通過數家企業的審核,著實開心得難以言喻。
跑跑卡丁車是讓我得以喘息的新鮮空氣。萬一沒找到其他方式抒解壓力,我想必得帶著糟糕透頂的氣色去面試。直到此刻,才赫然驚覺自己根本不擅長只為了非達成不可的目標而拚死拚活。
升學壓力下想做與學業無關的「課外活動」,簡直難如登天,父母更是認為「不如拿同樣的時間多背幾個單字」。屁股永遠黏在椅子上,不是聚精會神,而是累積壓力,反而成了讀不好書的原因。
如果我們能在成長過程好好學會休息,結果又是如何? 休息不是偷懶或退步,而是為求跑得更遠、跳得更高時,不可或缺的要素。「放假」的原意是要大家「暫緩學習」,可是又有多少韓國學生能真正輕鬆地拋開學業好好放假呢?
我們的時間,就像因為堆滿不吃的食材而關不上門的冰箱,被太多、太多事占據了。如同冰箱需要大掃除才能正常運轉般,現在也讓自己的時間留白吧!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空」,即便只有五分鐘也好。重要的是,這樣的「發呆」,必須選在特定的時間做。內心渴望喘口氣、倍感壓迫時,就休息吧!我們都需要新鮮空氣。
在人們成為手機的奴隸前,大家總會在捷運或公車無止境地發呆。現在立刻拿掉耳機,抬起緊盯手機不放的頭,什麼也不做地浸在世界的喧囂裡,觀賞眼前上演的繁忙世間事。眼耳會因而變得放鬆,心也能緩緩沉澱。
引起全世界討論的「2014發呆大賽」,評分標準是在什麼也不做的狀態,維持最穩定的心跳速度,而非維持的時間長短。此刻什麼也不想的各位,感覺心平氣和嗎?你也試試看吧!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