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呢,有個因素可能影響很大,但你、我通常不太會去注意到… 就是你住的環境「好不好走路」,用專業一點的說法叫做「 Walkability」,這個英文單字拆開來看是「走路」與「能力」,在這裡姑且翻作「適步度」,是一種用來表示一個環境對人們行走的友善程度,影響的因素包含人行道的有無、品質好不好、周遭的景色、交通號誌對行人是否友善…等。
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裡面有一篇滿有意思的研究,該研究調查人們居住環境的適步度與體重過重、肥胖還有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之間的關係。
研究分析 2001 – 2012 年間住在加拿大南安大略城市的人們,年齡範圍在 30 到 64 歲,總共涵蓋了 8,777 個社區。研究者們將人口密度、住宅密度、走路 10 分鐘內能抵達的場所數(商家、銀行、社區活動中心、圖書館、學校…等)、道路連結性(十字路口數)等四項因素用來計算 Walkability index(適步度指數),以 0 – 100 分評分,分數越高代表越容易走。在追蹤期間,每年統計參與者們體重過重、肥胖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盛行率。
整體社區評分的中位數是 16.8 分,此外,將所有社區的適步度由低到高分成五等份的話,各個等份的中位數分別如下:
1. A 群(0-20%):10.1
2. B 群(20-40%):13.7
3. C 群(40-60%):16.8
4. D 群(60-80%):20.9
5. E 群(80-100%):35.2
各個社區隨著時間的推移,上述的分數基本上沒有多大的變化。不管是哪個時間點,相較於 A 群,E 群每天靠走路與自行車的比例高,且也比較常利用大眾運輸,而也比較少自己開車。2001 年時體重過重與肥胖的人,在 E 群的比例是 43.3%;A 群是 53.5%,E 群的人比較少過重或肥胖;2012 年時,過重與肥胖的比例分別是 45.4% 與 58.9%,差距更加拉大了。2001 年到 2012 年間的調查,適步度越低,居民過重或是肥胖的比例會隨之增加。
讓我們把焦點換到糖尿病上,2001 年時,在調整過可能影響的參數後,E 群糖尿病盛行率最低,當時間來到 2012 年,E 群糖尿病每千人罹患率從 7.7 人降到 6.2 人,在其它四組的糖尿病盛行率就沒有顯著的差異了。
總結來說,這個研究告訴我們住在走路友善的地方,就比較不容易胖,且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比較低一些。
文章出處: 好好過日子、 報馬仔
Creatore, M. I., Glazier, R. H., Moineddin, R., Fazli, G. S., Johns, A., Gozdyra, P., et al. (2016). Association of Neighborhood Walkability With Change in Overweight, Obesity, and Diabetes. JAMA, 315(20), 2211-2220.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