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維生素,還能補充礦物質:鈣和鎂
身體一旦缺乏鈣或鎂,骨頭就會變得疏鬆脆弱,嚴重時有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提高骨折的風險。
骨頭是在蛋白質所建造的基礎上,由鈣或鎂等礦物質成分結締而成的堅硬組織。當骨頭的礦物質成分(骨量)減少,強度減弱,這種容易發生骨折的狀態就稱骨質疏鬆症。
骨頭和肌肉一樣,也會進行新陳代謝。「蝕骨細胞」會破壞骨頭的老舊細胞,釋放出鈣等礦物質,「造骨細胞」再由血液中攝取到的鈣等礦物質來製造新細胞。這個過程就稱「 骨重塑(remodeling)」。經由骨重塑的過程,全身的骨頭大約會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汰舊換新。
骨重塑的過程若順利,可以保持骨頭的質量,但骨重塑一旦失常,蝕骨細胞的分解超過造骨細胞的合成時,骨量就會減少,導致骨頭變得脆弱。最後的結果就是骨質疏鬆症,目前台灣的骨質疏鬆症患者約有一百五十萬人左右。成人每天所需的鈣質量是一千毫克以上,除了每天要攝取至少三百克蔬菜之外,也要同時注意這些營養素的攝取量。
蔬菜的鈣質吸收率佳,對乳製品過敏者可放心吃
過去人們以為蔬菜等植物性食品的鈣質吸收率很低,不過根據目前所知,植物性食品的鈣質吸收率並不比鮮奶、乳製品等動物性食品的鈣質吸收率遜色。在生酮飲食法當中,容易引起食物過敏的鮮奶、乳製品必須少吃,因此 最好積極攝取鈣質含量多的蔬菜。
如果還是擔心缺鈣,可以用小魚乾或蝦米來補充鈣質。一大匙的小魚乾或蝦米大約含有五百七十毫克的鈣。只要把小魚乾或蝦米用攪拌機絞碎,再裝入保鮮盒,放進冷藏庫,就成為一道方便的常備菜。撒一點在肉類料理或蔬菜料理上,即可讓食物更加美味。
((下一頁有一張表格告訴您含有豐富鉀鎂鈣的蔬菜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