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神經髓鞘受損所產生的症狀,症狀會因為受損神經的區域而有不同,每個病患都可能出現不同的病症。多發性硬化症的常見症狀包含脊髓與視神經病變所發生的視力受損、身體肌肉不協調等狀況,若神經損傷處越多,可能出現多種症狀或症狀更為嚴重。罹患多發性硬化症,建議即早接受治療,藥物搭配復健運動,以控制惡化程度。
多發性硬化症好發於年輕女性
形容演員為「千面女郎」,代表能夠完美消化劇本,詮釋各個角色、演什麼像什麼;在台灣同樣有群千面女郎,外觀上與一般人相同,但沒有劇本可摸索,只有與疾病站在同個起跑點上的堅強病友。
根據中華民國復健醫學會雜誌記載,男性與女性的發病比率為1:8,平均年齡33.6歲,臨床上而言最多的是復發緩解型者,第二為續發漸進型,最少的是原發漸進型。
發作頻率依症狀也有所差異,以初次發作而言可能81%感覺失常、74%運動障礙、72%異常感覺、59%排尿障礙、44%視力障礙、41%排便障礙,其中運動障礙約出現36.8%四肢輕癱的情形。
多發性硬化症常見症狀
- 視力減退:視力模糊、眼球跳動、複視、視力缺損或喪失等。
- 失去平衡:身體顫抖或不協調、走路不穩、失去平衡感、頭暈等。
- 行動失調:肌肉痙攣、僵硬、肢體無力,下肢癱或四肢癱。
- 言語障礙:講話速度變慢、節奏改變、發音模糊、吞嚥困難等。
- 泌尿系統異常:頻尿、失禁、尿液無法排空、便秘、性慾喪失,甚至陽痿。
- 腦部受損:顏面麻木、刺痛或灼熱感,記憶、專注與判斷力出現異常。
預防多發性硬化症:腸道環境是預防、治療關鍵
日本國立神經醫療研究中心的山村隆部長表示,飲食、濫用抗生素與腸道環境息息相關,調整腸道將成為預防及治療關鍵,並同步於英國科學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電子版發表,人體腸道存有可抑制多發性硬化症的免疫細胞。
該研究中心的醫院調查20名患者的糞便結果,健康腸道棲息數百種細菌,而多發性硬化症少了18種細菌、多了2種細菌,其中梭菌屬明顯減少,認為此菌種與抑制發炎有關。
山村部長的團隊進行動物實驗,注射抗生物質的小白鼠,腸內細菌和可抑制發炎的免疫細胞會一起減少,推測為發病的原因之一,花椰菜與高麗菜中富含了可活化這個免疫細胞的物質。
預防多發性硬化症!下一頁看平時如何維持腸道生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