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作者招募3,325位年齡55歲以上,具憂鬱症狀的受試者,並確認於實驗開始時病人無任何失智跡象。在追蹤11年後,作者將受試者的憂鬱症狀分成持續輕度憂鬱(low depression)、輕度憂鬱但逐漸嚴重、持續重度憂鬱(high depression)、重度憂鬱但逐漸好轉、復發型憂鬱(relapsing depression)等5種病程,隨後繼續追蹤10年,並將不同病程的受試者失智風險和一般大眾進行比較。
追蹤結果顯示,共有434位受試者出現失智症狀,其中348人確診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另外作者亦發現,憂鬱症狀隨時間逐漸加劇的組別,其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顯著較高。作者懷疑,可能是因為大腦細胞的死亡數量隨時間逐漸增加,造成病人憂鬱的症狀日益嚴重。
本文出自 ELSEVIER全球醫藥新知
研究刊登在《The Lancet Psychiatry》的網頁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sy/article/PIIS2215-0366(16)00097-3/abstract
Elsevier於1880年成立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是全球首要經營醫學、科學和技術資訊產品及出版服務的出版商。透過與世界各地的科技與醫學機構的合作,Elsevier 每年出版1800多種期刊和2200本新書,以及一系列創新電子資料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