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提過,肥胖的朋友憂鬱症比例高,許多人會說,吃甜食可以讓心情變好,所以雖然會肥胖,但為了治療憂鬱,像是鬆餅、蛋糕、冰淇淋、手搖杯飲料、巧克力等甜食,就不應該限制。但這種說法對嗎?
二○一一年西班牙大學做了一項研究,六年內追蹤了八千九百六十四名受試者,發現常吃速食、披薩、甜食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率比一般人高出四九%;碰巧的是,同年澳洲墨爾本大學也發表一項追蹤十年的調查,發現一千多名二十歲到九十三歲經常吃甜食、油炸、加工食品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常吃天然食物的人要高出二•三四倍。為何會這樣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甜食雖然會增加血液中的多巴胺,但是長期下來,反而體內多巴胺會下降更多,造成憂鬱。結果,想要經由吃甜食帶來快樂的人,只好想辦法吃更高熱量的甜食,再加上心理依賴,當然就會踏上肥胖不歸路了。
許多減重失敗的女性朋友,都和陳女士一樣,對甜食的渴望始終揮之不去。這是因為在停止某些「嗜食」習慣時,人體會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或是加重原本的自律神經失調,導致減重最後以失敗收場。
要知道,自律神經分為交感神經以及副交感神經,這兩套神經系統巧妙的掌控了我們所有的生理反應,而且兩者是互相對抗的,也就是當交感神經亢進時,腎上腺可體松分泌會增加,讓我們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瞳孔放大、皮膚出汗增加、失眠,然後造成生長激素、瘦體素、褪黑激素不足,導致胃口增加,會很想吃東西。
而當副交感神經亢進時,則心跳減慢、血壓降低、瞳孔縮小、胃酸分泌增加、腸胃蠕動增加,造成消化吸收特別好,熱量容易以脂肪形式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