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是,骨骼肌肉疼痛醫療的趨勢,已經從以往治標式的藥物治療,轉移到治本式的非藥物治療。這些先進的醫療觀念與技術,慢慢在台灣各地萌芽發展,即將翻轉民眾對於疼痛治療的認知。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民眾們所接受到的疼痛治療,將會是以強調治本而且無副作用的「增生治療」為主。這是趨勢,同時也是民眾的一大福音。
以下就幾個常見的增生治療做簡單的介紹:
1.PRP自體濃縮血小板治療
近兩年來,PRP自體濃縮血小板治療法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最夯的話題,在醫學研究佐證與個人的臨床經驗上,該治療也確實有一定的效果,是傳統療法之外的另一選擇。
早在十幾年前,國外已經廣泛在慢性肌腱病變、急性韌帶及肌肉拉傷、骨折、關節炎、神經病變的治療上運用PRP療法,作用是加速骨骼肌肉的修復、促進膠原增生、強化微血管周邊循環與軟骨組織的再生。
到了二○一○年,國際奧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在國際醫學期刊發表重要文章,說明PRP注射療法並不違反運動員禁藥規範,允許運動員在受傷後接受PRP注射治療,使得該療法更是廣泛運用在現今運動傷害的治療上。
PRP自體濃縮血小板治療的過程是先抽取10cc 血液到特製的試管中,經過高速離心後,取出萃取後的PRP,再注射到治療的部位,前後過程約三十分鐘。注射過程可能有些許脹痛感,稍做休息便可以回家。日常生活作息都可以維持正常,並不會有不適的感覺,但建議兩周內要避免激烈運動,也要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以免影響療效。一個月施打一至兩次,完整療程建議要有三次的注射。
2.增生注射治療
利用注射「增生劑」在肌腱或韌帶附著骨頭的地方(著骨點處),達到治療目的。不管是退化性疾病或是運動傷害,因為肌腱、韌帶退化、鬆弛或修補不足,導致身體受傷部位的強度不夠,進一步會形成疼痛、腫脹、無力現象,成為惡性循環。藉由分批注射增生劑的方式,引起組織的輕微發炎,刺激身體啟動原有的修補反應,產生新的膠原蛋白,增加肌腱及韌帶的強度,達到修補作用。
臨床研究發現,對肩部旋轉肌腱疼痛、膝關節周圍疼痛、網球肘、腳踝扭傷合併韌帶鬆弛、足底筋膜炎、脊椎周邊韌帶損傷等疾病都有明顯治療效果。
目前增生劑最常使用的是15至25%的高濃度葡萄糖溶液,俗稱「打糖水」。增生注射治療過程可能有些許脹痛感,但不會持續太久,日常生活可以照常進行。要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以免影響療效。
療程是一至二周注射一次,三次為一個循環,完整療程要看個人狀況而定。注射之後,應配合該部位運動的增強訓練,配合均衡飲食與充足睡眠,並且避免菸酒,將會有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