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覺疲憊、虛弱、煩躁、注意力無法集中
根據美國血液學會(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的副主編柏林勒醫師(Nancy Berliner)指出,許多婦女因為生活忙碌,因此總會將疲倦視為理所當然,殊不知此乃缺鐵導致血紅素不足,而使組織細胞發生缺氧、能量不夠,所以才容易感到慵懶倦怠,在英文中缺鐵性貧血又被稱為疲憊的血(tired blood)。
2.月經經血量過多
根據2005~2008 年國民營養調查,台灣19~50歲女性的缺鐵率為22.5%,缺鐵性貧血率為11.7%。另外,美國紐約市的曼哈坦聖路加-羅斯福醫院(St. Luke's-Roosevelt Hospita)婦科主任莫律茲醫師(Jacques Moritz)指出,女性每次月經的合理經血量大約為30~40 c.c. (若需要頻繁更換衛生棉,大約不到2小時就要換一塊,就是經血量過多)。
3.臉色蒼白
臉色看起來病懨懨的慘白,因為血紅蛋白會讓臉色看起來紅潤,包括嘴唇、下眼皮內側、牙齦等部位,若紅潤情況比平常淡白許多,有可能就是出現缺鐵現象。
4.掉髮、指甲變脆
鐵是維持頭髮與指甲健康的必要營養素。
5.呼吸不順
由於紅血球不足,因此不論怎麼呼吸仍會有缺氧感覺。
6.心律不整
長期嚴重的貧血,心臟為了要彌補氧氣運送的不足,因此負荷量會加大而導致左心室肥大,出現心律不整的現象。
7.頭痛
由於腦部血管擴張要獲得更多的氧氣,而導致頭痛。
8.腿部不安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
病人睡覺時會覺得腿部癢、刺刺的或痠痛感,非得起床動一動才會有所好轉,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會(John Hopkins Medicine)的資料指出,有15%腿部不安的病人有缺鐵情形。
9.懷孕、甲狀腺功能低下、長年茹素等情況也容易發生缺鐵。
每日鐵需要量
10~18歲:15毫克(男&女)
19~50歲:10毫克(男)、15毫克(女)
51歲以上:10毫克(男&女)
※懷孕第三期和哺乳期,每天需要再多加30毫克(即45毫克)
含鐵豐富的食物
動物性和植物性食物通常都含有鐵質,不過因性質不同,吸收率也有差異。動物性食材中,豬、牛、羊、鴨以及暗紅色的魚肉等肉類,和內臟、雞鴨豬血等含有豐富的血鐵質(吸收率較佳);植物性食材中,包含黃豆等豆類、全穀類、堅果類、深綠色蔬菜等也富含非血鐵質(吸收率較差);坊間一般認為富含鐵質的葡萄乾、蘋果、櫻桃,每百公克所含鐵質皆在0.5毫克以下,所以不算是優良的鐵質來源。
毎100公克 |
鐵 > 5毫克 |
肉類 (血鐵質豐富) |
豬血、鴨血、鵝腿肉、豬血糕、豬肝 |
魚貝類 (血鐵質豐富) |
西施舌、牡蠣、文蛤、九孔、小魚干、蝦皮、章魚 |
蔬菜類 |
紅莧菜、山芹菜、黑甜菜、紫菜 |
豆類 |
黃豆、皇帝豆、紅豆、綠豆、豌豆、米豆、素肉鬆、干絲、五香豆干 |
堅果種子類 |
黑芝麻、白芝麻、西瓜子、腰果、菱角 |
經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所教授(兼任);國立政治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台北市立大學、東吳大學及實踐大學「基礎醫學概論」講座教授;年代「別讓身體不開心」、TVBS「女人我最大」、飛碟早餐「醫藥新知」、中廣「蘭萱時間」邀訪專家;現為八大「健康NO.1」主持人、台北市議員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