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中華路(1959年的人們,走在2013年的中華路上)
黑白照片拍攝於1959年,彩色照片拍攝於2013年12月17日。(組合前的兩張照片:http://goo.gl/8915q9)
(原始照片)
穿越時空的萬年大樓(1973)
畫面裡人山人海的街道為台北市峨眉街,原始的黑白照片拍攝於1973年2月3日(大年初一),左邊的建築物為兒童戲院(1963年5月28日開幕,1974年改建為峨眉停車場)與中華民國國貨館(1965年3月17日開幕,目前為好樂迪KTV),當天兒童戲院正在上映劉家昌自編自導自演的成名作《晚秋》,而畫面右邊原本是尚在興建中的萬年商業大樓(1973年10月6日開幕),我將它換上了2014年1月24日所拍攝的萬年大樓。
(原始照片)
當年這部歌唱音樂文藝片《晚秋》還特地拉外景隊到墾丁出外景,劉家昌拿把吉他坐在大草原上,看著眼前的風景彈啊彈,寫出了「我家在那裡」與「霧」等電影插曲。當時他的結拜兄弟張沖與女主角唐寶雲都特地囑咐他要用心做這部戲。《晚秋》在西門町的兒童戲院上片,處於眾多功夫武打片的夾殺之下,竟也連映了近兩個月;在兒童戲院門口排隊買票的人們,明顯和觀賞其他電影的觀眾不同,他們普遍比較斯文、溫和,與矜持,甚至有戴著眼鏡拿本書在等候的;慢慢地,一個不一樣的電影族群,與一股電影新潮流,就這樣形成了。《晚秋》之後,劉家昌所導演的文藝電影在上映時,往往會以「最受學生歡迎的青年導演」做為賣點。照片中位於峨眉街與西寧南路口的「大雅餐廳」(西寧南路155號3樓)是西門町著名的老字號福州菜館,創立於1949年,標榜正宗閩菜,後來與附近另一家福州菜館「新利餐廳」合併為「福州新利大雅餐廳」,2011年搬遷到萬年大樓隔壁的誠品西門店(昔日的今日百貨)7樓。
時空交錯的萬年商業大樓(1978 vs 2013)
萬年商業大樓的前身為日治時期非常知名的「國際館」,是台灣最早的豪華戲院之一。1935年,台灣電影發行業公會的理事長真子萬理,收購當地的日本料理店,將之改建為戲院,並於1936年元旦以「國際館」之名開幕營業,當時是日本東寶映畫的直營戲院;1945年台灣光復之後,國際館更名為「國際戲院」。
(原始照片)
1970年10月,中影出現財務危機,售出位於台北市西門町的國際戲院;之後,國際戲院被拆除,並在同址建造萬年商業大樓,由台北名建築師蔡柏鋒負責打造,1970年破土動工,並於1973年落成。1973年10月6日,萬年商業大樓正式啟用,內有二百家商店同時開幕營業,至今仍為西門町著名之地標。
萬年商業大樓的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anNianBuilding/
1960年的遠東戲院穿越至今日的時空裡
2013年12月9日攝於台北市太原路與平陽街口
(原始照片)
1975年的我們,來到2012年的同一地點(陽明公園噴水池)I miss you, dear dad.
(原始照片)
拍攝於行天宮的母子合照2012年2月5日,好友蔡育群在行天宮前手執小時候與母親的合照,拍下了這幅令人感動的畫面,懷念蔡媽媽。(老照片約拍攝於1976~1977年)
(原始照片)
重返行天宮(謝謝好友蔡育群分享他今天在台北行天宮拍攝的照片,圖中的老照片拍攝於1976年。)
(原始照片)
昔日的651班在今日的師大附中
(原始照片)
再見10年前的佳佳保齡球館
(張哲生攝於2014.1.17)
(原始照片)
1972年的人們穿越來到2014年的台北行天宮拜拜畫面裡人車擁擠的黑白部份由陳漢中拍攝於1972年2月15日(大年初一),彩色的街景(包括位於台北市民權東路與松江路口的蓬萊大樓與台北行天宮)則由張哲生拍攝於2014年3月17日。
(原始照片)
平常香火就已十分鼎盛的台北市行天宮,每逢大年初一,更是盛況非凡;車水馬龍、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善男信女們扶老攜幼,由各地趕來進香朝拜,向關聖帝君祈求全家的平安。這張照片融合了美國人 James W Brown, Jr. 在1968年3月16日拍攝的「失火中的第一大飯店」與張哲生在2014年5月12日拍攝的第一大飯店及附近街景。1968年3月16日中午,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與吉林路口的第一大飯店發生火災,燃燒四小時,損失估計高達新台幣兩千萬元。
(原始照片)
穿越時空的三輪車隊黑白照片拍攝於1951年5月1日,千餘位身為勞工代表的三輪車伕,駕著三輪車聚集在總統府前,參加「中華民國四十年勞動節慶祝大會」。
(原始照片)
26年前的吉林國小糾察隊重出江湖!
右下角的舊照片拍攝於1988年6月9日,由吉林國小高年級學生所擔任的糾察隊,正站在學校附近的路口維護學生們過馬路的安全。底圖由張哲生於2014年8月7日拍攝,地點在台北市吉林路與長春路口,東往西望,吉林國小位於畫面左側。
(原始照片)
1968年的駐台美軍重返2014年的台北市長安西路
2014年9月26日下午,我拿著前駐台美軍 Tom Montelbano 先生於1968年在台北市長安西路(左側近延平北路)拍攝的照片,在同一地點拍下了這張「實境合成照」。(1968年的原始照片)
(原始照片)
中山堂廣場上的中華巨龍從1972年飛越到2014年我手上拿的黑白照片拍攝於1972年10月,許多民眾在台北市延平南路與永綏街口的中山堂廣場上圍觀舞龍表演。畫面左上角,位於路口轉角處的10層高樓,當時剛完工沒多久(1970年7月13日動工、1972年3月19日竣工),現為合作金庫銀行信託部的所在地,地址為台北市永綏街7號。位於這棟新大樓對面的遠東百貨永綏店(今遠東聯合診所所在地),當時已經遷入附近新開幕的遠東百貨寶慶店(1972年1月18日開幕)。永綏街往東到底與博愛路交會。
這張照片是我在2014年10月16日前往中山堂拍攝,在此特地感謝中山堂二樓的「堡壘咖啡」讓我入內到戶外的露台用餐區拍照;根據當天我在中山堂拍照的親身經驗,推測1972年照片的拍攝者應該就是站在中山堂二樓露台的東南隅往東拍攝。
(原始照片)
我記得小時候,每逢國家重大慶典,例如國慶日或是春節的聯歡表演活動中,都能看到這尾「中華巨龍」的身影,由於其演出成員大多來自四四南村的子弟,所以也被稱作「四四巨龍」。
我記得小時候,每逢國家重大慶典,例如國慶日或是春節的聯歡表演活動中,都能看到這尾「中華巨龍」的身影,由於其演出成員大多來自四四南村的子弟,所以也被稱作「四四巨龍」。
後來,隨著聯勤四四兵工廠轉型,以及四四南村被迫改建,中華巨龍的表演開始出現後繼無人的現象,再加上國防部改以作戰訓練為主,不再支援中華巨龍的開銷;於是,中華巨龍便被打入了冷宮,其最後一次的演出,是在1996年5月17日,我國首位民選總統李登輝先生的就職慶祝活動上。
如今,因為欠缺管理與維護,這尾巨龍早已頭尾分離、殘破不堪,被丟棄在某個倉庫的角落裡;然而,在失去了政府的支撐之後,中華巨龍重現國家慶典活動的日子,已是遙遙無期。
在2014年的台北市忠孝東路與松山路交會處,追憶1978年的忠孝松山人行陸橋。
2014年10月21日,我帶著1978年拍攝的忠孝松山人行陸橋照片,前往剛剛拆除人行陸橋的台北市忠孝東路與松山路口,拍下了這個畫面。
(原始照片)
走過龍門廣場三十六載2014年10月27日,我拿著1978年拍攝的台北市東區「龍門廣場」照片,在同一地點拍下了這張照片。
龍門廣場位於台北市敦化南路與忠孝東路口的龍門大廈西南側旁邊,畫面裡出現的大樓包括了(由左到右):一品大廈、愛群大廈、香檳大廈、中心診所大樓、龍門大廈。
(原始照片)
台北市衡陽路2號,穿越半世紀的一分利麵店。2014年11月18日,為了拍攝與一張1966年老照片做為對照的今日影像,我拜訪了坐落於台北市衡陽路4號的中華西藥行,老闆娘莊太太告訴我,老照片裡位於中華西藥行隔壁的麵店名叫「一分利」,她老公一直對於小時候在一分利麵店品嘗過的滋味念念不忘,這段話讓我有了個想法,就是讓「一分利」重現於目前的中華西藥行隔壁。於是,我完成了各位現在看到的這張穿越照。
(原始照片)
回到1967年 華國大飯店興建時2014年12月5日下午,我拿著一張1967年拍攝的老照片,前往照片中的地點,站在台北市林森北路與農安街口,拍下了這張穿越照。
(原始照片)
我手裡拿著的老照片由 Ted Baxter 攝於1967年春,照片裡剛落成的統一大廈位於當時的台北市九台街162號(此為1967年3月24日取得使用執照時之初編地址,後於1967年8月15日改編為林森北路588號,這個門牌號碼乃代表號,實際上整座大廈涵蓋588、590、592號),業主陳而黨出資興建,林芳慧設計(建文建築師事務所),於1965年11月8日動工、1966年8月30日竣工,為一座10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用途為集合住宅,由新昌營造廠承造,工程造價為新台幣922.8萬元。而緊鄰統一大廈北側,正在興建中的12層樓建築為國華大飯店(1967年8月19日竣工,1971年更名為華國大飯店,1998年重新拉皮過),地址為林森北路600號。穿越時光的小黃
台北市重慶南路與漢口街口 1974-2013-2014
(原始照片)
上圖由 George Lane 於1974年拍攝,中圖由張哲生於2013年5月15日拍攝,下圖由張哲生於2014年12月3日(臺灣商務印書館在雲五大樓的最後營業日)拍攝。這三張圖由上而下連續觀之,彷彿漢口街上有一輛黃色計程車往東行駛,正穿越重慶南路口。左側的臺灣商務印書館搬到新店去了,而右側的肯德基則早已歇業了。
我把1986年的台灣第一家麥當勞帶來2014年
這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12月30日,而我手持的照片則是由唐根禮拍攝於1986年9月28日。
(原始照片)
1984年1月28日,美國速食業者麥當勞(McDonald's)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家餐廳正式開幕,當時的地址為台北市民生東路689號(1991年6月23日整編為台北市民生東路三段135號),就是畫面中這家「麥當勞001號台北民生店」,其東側近敦化北路。
這家麥當勞所在的「吉祥大樓」由劉玉波起造,洪聰明設計,橋福營造有限公司承造,1981年7月28日開工,1983年6月22日竣工,為一棟7層樓高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工程造價約為新台幣1607萬元。
1985年,台灣第一家「肯德基」在西門町開幕了!
(原始照片)
1985年4月16日,台灣第一家肯德基餐廳(KFC, Kentucky Fried Chicken)開幕,地點就在當時西門町裡最熱鬧的電影街、樂聲戲院的對面,地址為台北市武昌街二段141號。該地目前是戶外潮流複合式品牌 Bratpack 在台的第一家門市(2014年9月24日開幕)。我在2015年1月8日前往此地拍攝,然後和30年前肯德基在這裡開幕的畫面合成在一起,完成各位了這張圖片。
美國速食業者「肯德基」在1984年7月1日進入台灣市場,由統一企業以特許授權的方式向百勝取得台灣區經營權,並與日商三菱商事、三和株式會社共同出資成立公司,並於1985年4月16日在台北市西門町(武昌街二段141號)設立了台灣第一家肯德基門市。
1995年,統一企業與百勝的授權合約期滿後,並沒有將經營權交還百勝,而是將持有的台灣肯德基股權售予香港商 Wybridge,成立「台灣桑德斯公司」經營,百勝因此被迫於隔年另外在台設立子公司經營直營店,形成直營與加盟系統並行的局面。
當時肯德基在台灣的兩大系統各有各的決策與管理團隊,猶如疊床架屋,後來,百勝與 Wybridge 在2001年協議由百勝直接經營肯德基在台所有門市,將台灣桑德斯併入百勝的在台子公司,改組成立「台灣百勝肯德基公司」,並開放個人加盟。根據台灣肯德基官網的營業據點資訊顯示,目前肯德基在台灣共有127家門市。
1981剛開幕的環亞百貨在2015
2015年1月19日,我拿著一張1981年拍攝的照片(畫面中為當年甫開幕的環亞購物廣場與環亞飯店)在台北市南京東路口與敦化北路口,拍下了這張穿越照。
(原始照片)
2015年1月21日,我帶著1981年的環亞購物廣場來到34年後的同一地點(台北市南京東路口與敦化北路口),拍下了另一張穿越照。
(原始照片)
30多來,這棟百貨公司換了好幾次名字。
1981年,鄭周敏創辦的亞洲世界集團在台北市南京東路與敦化北路交會處,建立了環亞購物廣場與環亞大飯店。
1987年,鴻源機構接手環亞購物廣場,將之易名為「鴻源百貨」,於1987年10月26日開幕,而位於其地下二樓的福星戲院,也在同一天開始營業;結果過沒幾年,便在1990年突告倒閉,爆發非法吸金案,造成台灣金融體系動盪不安。
後來,亞洲世界集團出面接手,重新取得經營權,並將之更名為環亞百貨。
2008年,璞真建設購得環亞百貨經營權,更名為勤美環亞百貨。
2009年8月,富邦媒體科技取得勤美環亞百貨經營權,在2010年1月將之更名為momo百貨。
2013年8月16日,富邦媒體科技宣布正式退出實體商店的經營,由微風廣場接手momo百貨;2013年9月1日,momo百貨更名為微風南京,成為微風廣場的第四個經營據點。
如果哈帝漢堡還在台灣營業的話…
(原始照片)
這是2015年3月13日中午的台北市南京東路與復興北路口的街景,我讓1986年11月11日開幕的哈帝漢堡南京店在原址重現;如果20年前哈帝漢堡沒有退出台灣市場的話,或許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
1985年10月,李瑞河在1968年創立的「天仁茶業有限公司」(天仁茗茶)和當時美國第四大速食業者 Hardee's 簽約合作,以「哈帝漢堡」之名將 Hardee's 引進台灣市場。
1986年10月,台灣第一家「哈帝漢堡」分店(西寧店)在台北市西門町的中國戲院旁開幕(位置在台北市西寧南路與漢中街50巷的交會處),斥資六千萬、佔地三百坪,其店面規模堪稱是當時台灣速食店的翹楚;開幕當天,時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的李登輝先生更到場與美國哈帝漢堡總裁威廉及臺灣哈帝漢堡董事長李瑞河會面,其風光可見一斑。
1986年11月11日,哈帝漢堡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與復興北路口的天仁大樓裡的分店(南京店)盛大開幕。(照片:http://goo.gl/vHjWv8)
哈帝漢堡在台發展的最初五年(1986~1991),發展十分快速,不但開了14家連鎖店,單店平均營業額更年年名列全世界哈帝連鎖店之冠。只是好景不常,1991年起,其營運每況愈下。1995年,天仁決定結束代理,關掉哈帝漢堡在台的所有分店,美國 Hardee's 從此退出台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