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針眼,不發則已,一連續發作起來,眼皮紅、腫、熱、痛,讓人困擾;若反覆嚴重發作,即使動手術治療,也可能破壞麥氏腺,加重乾眼症的不適。
麥氏腺又稱為瞼板腺,是眼周皮膚內的特殊皮脂腺,用手指翻開上、下眼瞼,仔細看,在緊靠睫毛內側,可看見小小一整排的小洞,就是麥氏腺的開口。
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淚液最外層的脂質層,可透過眨眼,將脂質層均勻分布在眼球表面,形成防護罩,增加淚液的表面張力,並防止淚液散失。
當麥氏腺阻塞、急性感染時,會形成又紅又腫的針眼,不只外觀不好看,也可能會壓迫角膜,造成散光。當感染嚴重,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就是需要住院治療的眼科急症。
到底以往好發在夏季的針眼,為何現在也好發在寒冷的冬季?什麼情況下,得考慮動手術?一發再發的針眼,到底該怎麼辦?本週由專精眼瞼疾病診療的王司宏醫師,分享減少針眼發作的日常養生之道。
低頭族也可能感染 疲勞會導致腺體阻塞、發炎
一般經驗,針眼是炎熱夏天常見的眼科疾病,但最近門診,每天都會碰到因長針眼而求診的患者,人數也不只是一、兩位,時常是一個門診,就碰到好幾位,而且兒童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就像皮膚的皮脂腺塞住後會有粉刺,若有痤瘡桿菌感染,則會長青春痘,針眼就有如眼周的青春痘,是麥氏腺阻塞後的感染症狀,而比較常見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成人常在熬夜、吃麻辣、炸雞後,較易冒出青春痘,同時出現針眼的困擾,尤其現代人3C成迷、用眼過度,會讓眨眼次數減少,不只容易眼睛乾澀、疲勞,有時也會阻塞麥氏腺的出口,讓針眼發作。
兒童秋冬容易長針眼,有時上眼皮長完,換下眼皮,左眼長完又換右眼,要注意是不是因本身有過敏體質,引起過敏性結膜炎,不自覺頻繁揉眼睛,使眼周附近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機可乘,導致反覆感染發炎,並使麥氏腺化膿,形成像一個有黃色針頭的膿包,同時有紅、腫、熱、痛的不適症狀。
有些針眼長得比較深,眨眼會明顯有卡卡的異物感、痛感。
手術五分鐘就搞定 14歲以下兒童須全身麻醉
一旦長針眼,應及早就醫,可先嘗試外用或口服藥物,降低局部發炎,尤其眼皮腫得很厲害,擔心有蜂窩性組織炎危險時,建議以口服藥控制發炎。
發炎的腫塊,若無法以藥物排除,再考慮門診手術劃開排膿。手術時間很短,一個針眼約只要五分鐘左右,但過程必須用夾子夾住眼皮,有時還得把眼皮翻過來,刺破針眼或用刮杓把膿包清乾淨,連大人都覺得相當辛苦,若是十四歲以下的兒童,必須以吸入性的全身麻醉,才能順利進行手術。
針眼手術傷口很小,通常不需要特別縫合,但還是會形成微小的疤痕。若多開幾次,眼皮會相對較不平整,眨眼時,脂質層的分布不均勻,眼球會較容易有乾澀、角膜破皮、潰瘍的可能。
經常長針眼,即代表生活形態要重新審視。早晚洗臉時,可檢查一下睫毛旁的麥氏腺開口,有沒有小小透明微黃的顆粒,這就像是皮膚上的粉刺,代表麥氏腺的開口,已有阻塞現象,可用無菌棉棒沾生理食鹽水,輕輕擦拭去除,幫助通暢。
少用洗眼液清潔 天然淚液較能抗發炎、殺菌
晚上洗完澡,也可用攝氏四十度左右的溫毛巾,溫敷五分鐘,幫助麥氏腺排泄順暢;再用乾淨的手指,輕輕按摩睫毛附近的區域,若按起來有點痛痛的,代表有阻塞,就要注意少熬夜、少吃麻辣或油炸食物,並避免用眼過度。
有化妝習慣的女性,宜減少化濃眼妝,尤其是內眼線,以免針眼發作。此外,許多女性會用洗眼液來加強眼周清潔,但對眼睛來說,具有抗發炎、殺菌成分的淚液,才是最好的清潔保養液,並不建議使用外來的洗眼液,把天然的淚液沖洗掉。
若按摩睫毛附近的區域,有無痛的腫塊,建議應就醫,確認是不是肉芽組織引起的霰粒腫。霰粒腫雖然不是感染,也不痛,但有可能越長越大,壓迫角膜、引起散光,建議及早切除,以免影響視力。
有的孩子因眼睛過敏,忍不住搓揉,一次就長好幾顆針眼,門診上,曾碰過一次長了五顆的情況。而且兒童針眼會紅腫得很厲害,讓視力模糊、看不清楚。光用藥物治療,往往要拖很久,開刀又須承擔全身麻醉的風險及煎熬。
除了注意上述的日常養生技巧,少吃炸物、巧克力、堅果外,還要留意過敏性結膜炎的控制,眼睛很癢時,可用冷毛巾稍微冷敷止癢。若空氣品質很差,應減少戶外活動。
至於年長者,若有同一位置反覆發作、傷口糜爛的針眼症狀時,則要小心是否為少見的皮脂腺癌,必要時,須做切片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