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計算BMI真的已經過時了嗎?為什麼許多研究或疾病判斷標準仍採用BMI值呢?以下就從可幫助快速換算BMI的計算機測試開始,一步一步了解針對男女不同年齡的建議BMI標準,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BMI範圍所代表的意義吧。
目錄
了解BMI身體質量指數之前,先來測測看自己是不是落在理想身高體重的標準值吧
當想知道自己的身材是否標準或理想,有無肥胖或過重問題,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可以計算自己的BMI值。這個數值的換算來自於身高與體重,你可以透過下方的計算機,輸入身高與體重,即可計算出自己的BMI值,是否有落在18.5~24的理想範圍內喔。
BMI身體質量指數是什麼?和體脂肪有什麼不同?
BMI是除了身高體重之外,在評估一個人的體態中最常聽到的指標之一,這個指標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BMI是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的縮寫,由一位比利時數學家Lambert Adolphe Jacques Quetelet於1830年代所發明。當時他認為透過大量的身高體重數據累積、互相比較,就能夠找到「普通人」的理想體重,並在過程中發現體重通常會隨著身高的平方增加。
實際上,BMI這個名詞直到1972年才被Ancel Keys等人在《慢性疾病期刊》中首次使用,Keys認為這個指標「即使並非十分令人滿意,至少與其他相對肥胖的評估指標一樣好」。不過Keys也明確評判,BMI或許能在人口研究上有所幫助,但並不適用於個體評估。不過由於其簡便性,BMI至今仍在初步診斷上被廣泛使用。
另一方面,與BMI同樣常被用作判別是否肥胖的指標,還有體脂肪率與腰圍。其中,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衛教資料指出,體脂肪具有儲存及提供能量、幫助人體保暖、保護內臟等功能,雖然不是越低越好,但過高的體脂肪仍代表著肥胖與對身體的危害。
人體的重量來自不同組成,包括肌肉、脂肪、骨骼、水分等。而體脂率的計算,就是「體脂肪重量」佔「體重」的百分比;由於男性與女性的身體組成不同,體脂肪的正常值也會依據性別而有差異,男性體脂肪率正常值為15~25%,女性則為20~30%
BMI計算公式怎麼算?單位是什麼?一表看出男生女生理想身高體重範圍標準與正常值
BMI的計算公式,是透過一個人的身高來計算出理想的體重區間,其中身高的計算單位為公尺,體重的計算單位為公斤。因此,BMI的計算公式如下:
- 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資料,理想的BMI值應介於18.5~24之間。如果BMI值小於18.5,通常被認為體重過輕;而如果BMI值超過24,就意味著你該開始注意自己恐怕已越過了標準體重的界線,要多加注意肥胖問題與健康了。
BMI值 | 意義 |
<18.5 | 體重過輕 |
18.5~24 | 健康體重 |
24~27 | 體重過重 |
>27 | 肥胖 |
由上面的公式可知,BMI計算只採用了身高、體重來換算,與性別男女、年齡大小都沒有關係。此外,如果想簡單對照自己的身高體重是否標準,也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提供的「成人健康體重對照表」資料,看看自己的身高對應體重,是否有落在正常健康體重範圍內,或是已經達到過重、肥胖等需要注意的BMI值喔。
身高(公分) | 正常體重範圍(公斤) 18.5≦BMI<24 |
體重過重範圍(公斤) 24≦BMI<27 |
肥胖(公斤) BMI≧27 |
145 | 38.9~50.4 | 50.5~56.7 | 56.8 |
146 | 39.4~51.1 | 51.2~57.5 | 57.6 |
147 | 40.0~51.8 | 51.9~58.2 | 58.3 |
148 | 40.5~52.5 | 52.6~59.0 | 59.1 |
149 | 41.1~53.2 | 53.3~59.8 | 59.9 |
150 | 41.6~53.9 | 54.0~60.7 | 60.8 |
151 | 42.2~54.6 | 54.7~61.5 | 61.6 |
152 | 42.7~55.3 | 55.4~62.3 | 62.4 |
153 | 43.3~56.1 | 56.2~63.1 | 63.2 |
154 | 43.9~56.8 | 56.9~63.9 | 64 |
155 | 44.4~57.6 | 57.7~64.8 | 64.9 |
156 | 45.0~58.3 | 58.4~65.6 | 65.7 |
157 | 45.6~59.1 | 59.2~66.5 | 66.6 |
158 | 46.2~59.8 | 59.9~67.3 | 67.4 |
159 | 46.8~60.6 | 60.7~68.2 | 68.3 |
160 | 47.4~61.3 | 61.4~69.0 | 69.1 |
161 | 48.0~62.1 | 62.2~69.9 | 70 |
162 | 48.6~62.9 | 63.0~70.8 | 70.9 |
163 | 49.2~63.7 | 63.8~71.6 | 71.7 |
164 | 49.8~64.5 | 64.6~72.5 | 72.6 |
165 | 50.4~65.2 | 65.3~73.4 | 73.5 |
166 | 51.0~66.0 | 66.1~74.3 | 74.4 |
167 | 51.6~66.8 | 66.9~75.2 | 75.3 |
168 | 52.2~67.6 | 67.7~76.1 | 76.2 |
169 | 52.8~68.4 | 68.5~77.0 | 77.1 |
170 | 53.5~69.3 | 69.4~77.9 | 78 |
171 | 54.1~70.1 | 70.2~78.9 | 79 |
172 | 54.7~70.9 | 71.0~79.8 | 79.9 |
173 | 55.4~71.7 | 71.8~80.7 | 80.8 |
174 | 56.0~72.6 | 72.7~81.6 | 81.7 |
175 | 56.7~73.4 | 73.5~82.6 | 82.7 |
176 | 57.3~74.2 | 74.3~83.5 | 83.6 |
177 | 58.0~75.1 | 75.2~84.5 | 84.6 |
178 | 58.6~75.9 | 76.0~85.4 | 85.5 |
179 | 59.3~76.8 | 76.9~86.4 | 86.5 |
180 | 59.9~77.7 | 77.8~87.4 | 87.5 |
181 | 60.6~78.5 | 78.6~88.4 | 88.5 |
182 | 61.3~79.4 | 79.5~89.3 | 89.4 |
183 | 62.0~80.3 | 80.4~90.3 | 90.4 |
184 | 62.6~81.2 | 81.3~91.3 | 91.4 |
185 | 63.3~82.0 | 82.1~92.3 | 92.4 |
186 | 64.0~82.9 | 83.0~93.3 | 93.4 |
187 | 64.7~83.8 | 83.9~94.3 | 94.4 |
188 | 65.4~84.7 | 84.8~95.3 | 95.4 |
189 | 66.1~85.6 | 85.7~96.3 | 96.4 |
190 | 66.8~86.5 | 86.6~97.4 | 97.5 |
另一方面,由於兒童、青少年仍在生長發育,在每個年齡時的身高、體重變動都有所不同,因此兒童與青少年的BMI標準值也與成人不同,而是需要根據男女性別、年齡來判斷是否有過重或肥胖問題。根據衛福部公布的「兒童及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資料,2~18歲的兒童與青少年,可根據年齡與性別,對照BMI屬於正常、過重或肥胖。
現行BMI換算標準不能全信?科學研究指出:BMI值落在這範圍更長壽
雖然BMI可以用最簡單的身高、體重直接計算出來,但近年來在健康減重領域,受到重視的程度卻逐漸減少,更多醫師會提醒民眾注意自己的腰圍、腰臀比、體脂率、體脂肪量、肌肉量等數值是否標準。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由於BMI並不考慮體重來自脂肪、肌肉或骨骼,Stella營養師在《營養師百問百答》書中提到,與一般人差異較大的運動員、懷孕或哺乳婦女、未滿18歲青少年、虛弱的高齡者都不適用一般的BMI標準值。
蔡明劼醫師撰文說明,BMI能大致呈現一個人的體態,且只需要身高、體重即可換算BMI值,因此在醫學研究上仍會使用BMI作為判斷指標之一。不過,對於運動員和泡芙人來說,BMI都可能失準,因為運動員肌肉量偏高,其BMI的換算標準與一般人應該有所不同;而泡芙人則是相反,BMI雖然落在標準值正常範圍內,卻可能有體脂肪過高、肌肉量偏少的隱患。
由營養師所經營的部落格「營養共筆」中就曾有文章提到,2010年的《肥胖(Obesity)》期刊中,追蹤一萬多名25歲以上加拿大健康成人12年的研究發現,若BMI小於18.5或大於35,死亡風險都會顯著增加;而若BMI落在25~30之間,死亡風險則會顯著下降;而在2013年《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中的研究結果同樣顯示,體重過重的人相較於BMI正常的人,死亡率顯著下降,而二級與三級肥胖者的全因死亡率則是顯著增加。
王思恒醫師撰文說明,運動員可能有著較高的BMI與較低的體脂肪,而不運動的一般人則相反,然而考量到肌肉對人體的保護作用,以及體脂肪過高的危害,BMI較低的一般人並不一定比較長壽。也有研究顯示,BMI高但肌力較強的人,其死亡率並不會上升。
相對來說,BMI低為什麼也與死亡率增加有關呢?王思恒醫師猜想,BMI的族群肌肉量也較低,而較高的肌肉量通常與胰島素敏感度較高、跌倒臥床風險較低、運動習慣與活動量較高等健康指標相關。
如何補足常見BMI計算方法的缺陷?參考年齡與男女性別差異的體脂率
由以上說明可知,BMI最常見的缺點,就是無法看出一個人的體重組成,究竟是肌肉或脂肪較多?體脂肪量是否落在健康的範圍內?不過,由於BMI計算方便,在生活中還是很常被用來初步判斷體態是否健康;那麼我們應該同時參考哪些指標,才能避免BMI指標的缺點所帶來的偏誤呢?
當我們談到健康體態時,最需要重視的就是身體組成中脂肪所佔的比例,因此除了BMI以外,同時也要重視腰圍與體脂率。首先,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腰圍能夠反映腹部肥胖的程度,因此也被用於判斷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風險,而健康腰圍的標準值,男性為<90公分、女性則為<80公分。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透過體脂率,來知道自己的身體組成中,脂肪的比例是否可能危害健康。要注意的是,BMI指數雖然對於成年男女通用,標準值都落在18.5~24之間,但由於男性與女性天生的身體組成不同,標準的體脂率就會因為性別與年齡而有差異。
參考資料:
- Body mass index - Wikipedia
- The really old, racist and non-medical origins of the BMI - ABC News
- 我需要減重嗎?-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成人健康體位標準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成人健康體重對照表
- 《營養師百問百答》/劉素櫻/和平國際
- 蔡明劼醫師 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 BMI已經過時了嗎?我們來聊聊BMI
- BMI 正常可能不是活最久的喔! - 營養共筆
- 一分鐘健身教室: 【觀念】BMI值是否可信?標準為何?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女性「腰」健康 勿超80有3招-維持健康體重、有氧運動、腹部肌力訓練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