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險公司擔任業務主管的楊瓏元,在二十八歲那年,父親中風倒下,一病就是十八年,期間經過三次小中風,進出醫院無數次。他最怕聽到暗夜電話聲響,因為,電話那頭一定是母親從醫院急診室傳來的急切聲音:父親又住院了。幾度從鬼門關搶救起父親,他常想:這樣擔心受怕的日子,到何時才是個頭?
身為獨子的楊瓏元,背負傳宗接代的壓力,前後也交過兩任女朋友,但是,當女方得知他家中有一位需要長期照顧的中風父親,就紛紛打退堂鼓,楊瓏元表示,他到三十多歲都還不敢想結婚,因為光父親一個月的醫藥費,就是一大筆開銷,如果結婚生子,經濟壓力將更為沉重。雖然有母親照顧,但長年下來,他也擔心母親撐不住病垮了。在經濟、家庭因素的考量下,直到父親過世之後,他才敢娶妻生子,開始正常的家庭生活,這時,他已經四十六歲。
沈政男指出,根據臨床經驗,失能失智平均照顧的時間為十年,頭五年從輕度到中度,後五年則是重度到臨終,「照顧的家屬不崩潰不算正常。」他感嘆地說。
像楊瓏元這樣的狀況,並非特例,台灣有七十五萬五千個家庭陷入長期照顧的困境,沒有人知道下一個會不會就是自己。其實,面對長期照顧議題,不應該被動的等著發生,而應該主動提前因應,在人生不同階段,三十、四十及五十歲三個世代,都有應該做、必須做的準備工作,只有預先做好心理、財務等準備,才不至於臨到之際,「驚慌失措」、「困頓無助」,這才是最重要的。
專家分別針對三十、四十、五十歲世代,提供了以下的心理準備與具體建議:
三十歲世代:預先做好保險規畫及對老化的認知
三十歲世代,剛好是投入職場約五至六年,可能已經晉升公司小主管與準備結婚的階段,一般而言,此一族群的父母親大約才五、六十歲,剛好進入「準退休期」。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系助理教授張淑卿表示,人的身體狀況在二十五歲時到達顛峰,並開始逐漸走下坡。為了能夠延緩老化時間,她認為要趁著年輕,就應該強化對「老化」的認知。
首先,要先培養對老年人身體退化能力的警覺性,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父母身體狀況是否已經開始退化,例如,體力是否大不如前,常常坐著看電視就睡著;是否常忘東忘西,整日悶不吭聲。應適時多予關懷,鼓勵父母走出家庭,培養正當的休閒生活、多參加老友聚會,甚至參與社會活動(如志工、社區活動、廟會等宗教活動)等,避免假日多待在家看電視,少了人際關係的互動與刺激,如此才能延緩老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