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陳郁文】每次大解完只想著趕快沖掉,不想多看馬桶裡那些散發異味的物體一秒鐘?其實,只要稍微忍耐一下,靠近一點、勇敢聞一下,你可以從大便中得知自己的健康狀況。
因為大便的形狀和其待在大腸內的時間有關,所以可以用來判斷食物經過大腸的時間。
第一型和第二型表示有便祕;第三型和第四型是理想便形,尤其第四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第五至第七型則有腹瀉的可能。
而便便的顏色很多樣,從中也可以看出消化系統健康情形:
1.黃褐色:正常!肝臟排出的膽汁讓糞便呈現黃褐色。
2.墨綠色:可能是腸道發炎或遭細菌、病毒感染,通常伴隨腐敗酸臭的氣味。而吃較多深綠色蔬菜、服用抗生素、鐵劑或綜合維他命等,也會讓便便呈現較深的綠色。
3.黑色:黑色來自胃中出血,血液氧化變黑的顏色,如果出血量很大,便便可能變成黑糊狀。
4.灰白色:可能是膽管受阻,膽汁出不來,患者的尿液和皮膚也會因為代謝膽汁而變黃,需要進一步檢查肝、膽、胰臟功能。
5.暗紅色:下端的大腸潰瘍、出血,血液還來不及氧化就直接排出,便便才會呈現鮮紅色,最常見的是大腸息肉,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
食物從入口到變成糞便排出,約需要3天,一般來說,一天1至2次都屬正常,但有人會比較多,有人則少一點。醫師指出,大便從三天一次到一天三次都屬正常。每天攝取20至25公克的纖維素,喝足量的水,規律運動,均能幫助腸胃蠕動。如果大便有任何異狀,先別緊張,觀察這種糞便形態是否持續,如果接二連三出現,便要告訴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