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物質貧乏,買不起食用油,煮菜用的油都很珍惜,只會下一點點,但缺乏油炒出來的菜,會比較澀,比較難以下嚥。炒菜、炒飯都會用到油,但如果煮肉 類,就不必再下油,因為動物本身就有油脂,在烹煮過程中油脂就會被逼出來。如果你紅燒一鍋雞肉後,在冬天或放在冰箱,肉汁不久就會結凍,為什麼會結凍?是 因為動物油脂在較低的氣溫下會凝固。
小時候,花生油是買不起的,吃最多的是豬油,肥豬肉逼出油脂存用,肉渣用來炒菜或作零食。關於豬油,我印象深刻的有兩件,一是母親煮的介菜飯拌豬油的好味道,到現在還齒頰留香;二是大灶旁會放兩個小甕,一個裝著粗鹽,一個放的是結凍的豬油。
近年,台灣食安問題接二連三,上有不良廠商在棉籽油加銅葉綠素調色假冒高級橄欖油,最近則有餿水油,商人牟利是正常的事,但牟利也要顧及他人的健康。商人道德淪亡,政府則監督失效,我們的健康只好自己把關。
今天在肉攤,老闆說近日許多人買肥肉自己炸油,我也順便買了五十元。但老闆說,這只是三天熱情,每次油出問題,一下子就會一堆人買肥肉,過沒幾天熱潮就會消失。
不過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試著自己炸油,五十元肥肉大約可以炸出500cc的肥油,豬油炒菜、拌菜有特殊的香氣,很多人會加入蔥頭,但我認為天然尚好。
炸豬油的做法如下:
步驟一:把鍋子洗淨燒乾放入肥肉,用中慢火逼油
步驟二:肥肉出盡油後,油見金黃色就要熄火,千萬不要燒到油見黑
步驟三:用容器把油裝起來
步驟四:冷卻後放入冰箱保存,可存放一到兩個月(豬油會凝固為乳白色,要使用時用乾淨的湯匙挖一匙)
原文出處: 小文子的廚房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