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養肝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內臟功能、改善口乾失眠的3種調養術

18,731 收藏0
春天養肝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內臟功能、改善口乾失眠的3種調養術
中醫認為春天是萬物生發、陽氣升騰的季節,人體應順應自然,注重養肝、調暢氣機,以促進新陳代謝和氣血運行。以下是中醫春季養生的理念與方法:

一、春季養生的核心原則:



1. 「養肝為先」:

中醫在五行中,春屬木,對應肝臟;肝主疏泄,負責調暢氣機與情緒,春季肝氣旺盛,若失調易出現肝火上升、情緒不穩、頭痛目赤等問題。重點應疏肝理氣、養血柔肝,避免肝氣鬱結或過度亢盛。

2. 「順應陽氣升發」:

春季陽氣初生,人體應順勢「助陽」,避免壓抑或過度消耗。重點:早睡早起、適度活動,促進氣血循環。

3. 「防風避寒」:

春季多風,寒暖交替頻繁,易受風邪侵襲,誘發感冒、過敏等問題。重點:注意保暖,避免過早減衣,尤其保護頭頸與背部。

澄觀中醫診所_春季養生1

二、春季養生的具體方法:



1. 飲食調養方面:

宜食:辛溫發散食物如蔥、薑、韭菜、香菜、豆芽,幫助升發陽氣。

綠色養肝食材:菠菜、芹菜、蘆筍、青椒,清肝明目。甘味健脾:紅棗、山藥、蜂蜜、小米,調和肝脾,防止肝氣過旺剋制脾胃。酸味適度:少量醋、檸檬、烏梅,收斂肝氣(但過量易阻礙陽氣生發)。

2. 情志調節:

保持心情舒暢;肝主情志,春季易出現情緒波動、煩躁易怒,可透過運動散步、瑜珈、冥想等方式疏解壓力。

3. 起居作息:建議晚上11點前入睡,早晨6-7點起床,助陽氣升發。



4.穴位保健:
  • 太衝穴:(足背第1、2蹠骨間)按揉可疏肝理氣,緩解情緒焦慮。
  • 肝俞穴:(背部第9胸椎下旁開1.5寸)艾灸或按摩,調節肝臟功能。
  • 三陰交:(內踝尖上3寸)調和肝脾腎,改善月經失調、疲勞。



三、春季常見問題與調理:



1. 肝火旺盛:口乾口苦、頭痛目赤、易怒、失眠。飲用菊花枸杞茶、決明子茶,避免熬夜。

2. 過敏性疾病:鼻癢、皮膚紅疹(春季風邪夾雜花粉、塵蟎),避開過敏原,飲食清淡,增強免疫力。

總結:

春季養生重在「疏肝、養陽、防風」,透過飲食、作息、運動的調整,幫助身體適應季節變化來達到預防疾病。切記避免過度進補或壓抑情緒,以「平和舒暢」為原則,順應自然生發之勢,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礎。

作者簡介:澄觀中醫副院長闕麗容醫師。臻觀中醫與澄觀中醫擁有經驗豐富的中醫師陣容,中醫內科、婦兒科、皮膚科、過敏體質調理及埋線減重、抗衰老調理都累積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臻觀/澄觀中醫診所粉絲專頁澄觀中醫診所-台中分院粉絲專頁臻觀/澄觀中醫診所網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