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周實驗這樣吃養出3公斤肌肉!醫師教「增肌不增肥」蛋白質首選這種

15,391 收藏0
美國研究發現:熱量超標,蛋白質吃不夠,肌肉也會變少!實驗還發現,蛋白質多吃能幫助增肌,相對不容易轉化為脂肪。

對我來說,現在最怕的就是辛苦練出來的肌肉不見。要保護肌肉,真的不是多吃就好,而是要吃對東西。

這項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進行的研究,並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他們找來了25位年輕人,並將他們分成三組:

  • 低蛋白質組:每天只有5%的能量來自蛋白質,約攝取47克,相當於每天兩片雞胸肉。
  • 正常蛋白質組:15%的能量來自蛋白質,約攝取139克。
  • 高蛋白質組:25%的能量來自蛋白質,約攝取228克。

每個人都多攝取了40%的熱量,相當於每天多吃800卡。想想看,每天要多吃四碗飯的熱量,這大概只有過年過節才會這樣大吃吧!實驗讓他們在代謝病房裡進行強迫餵食,整整持續了8週,我們來看看結果。

高熱量低蛋白質:肌肉也會掉



低蛋白質組:雖然攝取了大量熱量,但他們的肌肉反而減少了0.7公斤,而脂肪增加了3.6公斤,是三組中最多的。

高熱量高蛋白質:增脂也增肌



正常蛋白質組增加了2.87公斤的肌肉,而高蛋白質組更厲害,增加了3.18公斤。當然,這兩組的脂肪也有所增加,但相比低蛋白質組,增脂的幅度少一些。

運動不是影響因素



在這項研究中,受試者並沒有進行任何規定的運動計畫。他們住在代謝病房裡,飲食和活動都被嚴格控制,確保日常活動水準穩定。因此,這項研究的結果完全反映了蛋白質攝取與熱量過剩對體重、肌肉量和脂肪變化的影響,而不是運動帶來的增肌或減脂效果。

小心選擇蛋白質來源!



不過,看到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別誤以為可以無限制地狂吃牛排、豬排,或狂喝豆漿!讓你變胖的,很可能是這些蛋白質食物中附帶的高油脂熱量。所以,想增肌的話,還是要選擇低脂肪的蛋白質來源。出國旅行時,大吃大喝如果不注意蛋白質的攝取,不小心就會把珍貴的肌肉給耗損掉了~

作者介紹:蕭捷健醫師,現職: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經歷:美國運動醫學會健身教練(ACSM-CPT)講師 ‧ 新竹台大分院內科住院醫師 ‧ 國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科總醫師 ‧ 國泰綜合醫院急診醫學專科醫師 ‧ 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醫師 ‧ 消防局醫療指導醫師 。 FB:減重醫師 蕭捷健

參考資料:
  1. Effect of dietary protein content on weight gain, energy expenditure, and body composition during overeat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PubMed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