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泡麵你會加蔬菜包嗎?醫5招油鹽砍半又滿足:別搭「危險組合」傷肝腎

191,663 收藏1
你多久吃一次泡麵呢?根據調查,台灣泡麵市場每年商機高達140億元,每人平均一年吃掉近40包。然而,泡麵的高熱量與高鈉含量,再加上容易缺乏均衡營養,因而有不少健康隱憂。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粉專指出,煮泡麵時遵循5個關鍵步驟,可有效減少對身體的傷害,但同時一定要避免一種「最危險的組合」,以免肝腎代謝負擔暴增!

泡麵一定不健康嗎?小訣竅分析怎麼挑泡麵更好



吃泡麵就一定很糟糕嗎?並不是所有泡麵都對健康有害,黃軒醫師分析,在挑選時可以先留意麵體是否經油炸、以及泡麵裝盛方式。

  • 選擇非油炸麵體:與油炸麵相比,蒸煮麵的丙烯酰胺(2A級致癌物)含量可減少85%。

  • 避免碗裝泡麵:碗裝容器可能含有雙酚A的風險,這是一種環境荷爾蒙。研究顯示,雙酚A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生殖、發育有關,因此應盡量避免從飲食吃到雙酚A的機會。

醫師煮泡麵「5步驟」私房教學!乾燥蔬菜少吃為妙



挑選完泡麵後,烹調方式當然也很重要。黃軒醫師也自有一套吃泡麵的健康訣竅,可以減少吃進肚裡的鈉含量、也避免攝取過多的油脂,還能讓吃泡麵的這一餐增添不少營養價值。

1.自製調味,減少高鈉粉包



「蔥花、蒜末、海苔」可說是調味包減量神器!善用天然食材來提升風味,減少對於高鈉調味粉的依賴,甚至可降低70%的鈉攝取量。如果覺得不夠鹹、有需要使用到調味包,建議一次只用三分之一包就好。

2.用「二次煮法」降低添加物



水滾後倒掉第一輪煮麵水,再重新加水再煮一次,可以減少約15%的添加物。譚敦慈也推薦這種「二泡」的方法,麵開始變軟時就先倒掉第一泡的泡麵水,等第二泡再加入少量調味料,能有效降低糖、鹽、油的攝取量,相對健康不少。

蔬菜包到底該加或不加?下一頁醫師再公開3個泡麵少負擔秘訣,還有「1危險組合」一定要避免!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