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沉重以為是肌少症?這些徵兆檢測「力弱症」失能死亡風險更高

8,903 收藏0

什麼是「力弱症」?



在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老化」的定義當中說:健康老化是人在步入高齡階段時,能持續將生心理儲備維持穩定的一個過程。其中,與老化最有健康關連性的就是力弱症與肌少症,它是一個使人的生活功能直接受到影響的疾病,然而這並不是一個單一因素疾病,它的發生與生活型態、是否持續的運動、飲食習慣、營養狀態、神經肌肉的受損、代謝性疾病都有關係。

「力弱症」的定義為非神經性或肌肉性疾病造成之肌肉力量下降疾病,通常是「肌肉量正常但肌力下降」。這個疾病影響了大約16-18%的老年女性與8-10%的老年男性。若一個成年人無法舉起4.5公斤左右的物品,或是因為肌肉力量下降,無法進行彎腰或是跪下等動作,則很高的機會是有「力弱症」的問題。步伐沉重,力不從心?輕銀族請注意!

在以前的研究當中,都普遍認為肌肉力量下降的原因是因為肌肉萎縮,但是經過許多研究都表明:肌肉的萎縮對肌肉力量損失的影響是相對較小的;即使是使用類似於生長因子或是睪固酮等藥物去試圖增加肌肉質量,也無法將肌肉的力量完全恢復。因此,單純的去看一個肌肉量,並無法完整的評估肌肉的功能狀態。

力弱症與老年人失能的關聯性可能比肌少症更高,它造成的跌倒、功能下降,甚至是死亡風險比起肌少症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握力與大腿肌肉的無力與死亡的關聯性最高,如果是年齡大於65歲的女性,則有更高的疾病風險。

導致力弱症的原因有兩大因素:

  1. 自主神經的退化、骨骼肌的狀態。隨著年齡上升,脊髓中的自主運動神經單元會減少,連帶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也會下降,導致無法完全控制下游運動神經的表現與增加肌肉收縮的能力,在某些神經元退化的狀態下,會減少肌肉組織纖維的活動,雖然尚未萎縮,但卻無法正常發揮功能。

  2. 同時,骨骼肌本身的老化也是原因之一,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肌肉纖維單位數較低、接受神經傳導物質的敏感度下降,導致肌肉接收到神經電訊號後,收縮能力下降,引發整體性的肌肉力量減少問題。

力弱症與肌少症有什麼差異嗎?下一頁教你3個方式把肌力養回來、預防肌少危機!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