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油的健康食物吃出脂肪肝、膽固醇過高!5種減肥迷思醫師也錯了

8,274 收藏0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 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或等於30的肥胖人口,幾乎人人都有脂肪肝。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也有統計,國人40歲以上脂肪肝發生率40%,50歲以上為50%,相當於國人每2個中年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就連20∼29歲的年輕族群,也有近3成的患者!但您知道嗎?體重減輕5%就能有機會改善脂肪肝,體重減輕7%可讓肝發炎指數下降,體重減輕10%,更有機會改善脂肪性肝炎!

脂肪肝的危機



當脂肪長時間堆積在肝臟中,就可能造成肝組織發炎、受損,如果遲遲沒有改善,肝臟在反覆發炎癒合的過程中,會形成疤痕組織,就會一步步走向纖維化,再發展下去就會演變成肝硬化,使得肝臟難以繼續正常運作,嚴重者甚至走向「肝炎、肝硬化、肝癌」所謂的肝病三部曲。

從梁程超醫師門診中發現,脂肪肝已有年輕化的趨勢,仔細詢問這些年輕的患者常會發現,他們的共同點幾乎都是喝含糖飲料。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過去幾乎只有酗酒才會得到的脂肪肝,現已成為全世界慢性肝病的主要元兇。

脂肪肝第一個可能會導致的身體危機就是胰島素阻抗,更會擾亂身體健康,形成「代謝症候群 (Metabolic Syndrome)」。代謝症候群是身體健康的警訊,依據衛福部公布的2023年十大死因,當中有5項(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臟病)都跟代謝症候群有關,加總死亡率達30.2%。如果再把代謝症候群背後的原因胰島素阻抗一起考量,那有部分惡性腫瘤也是與此有關。

醫師也會犯的減重迷思



行健大直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梁程超醫師,從小就食慾好,國中三年體重就增加30公斤,身高160幾公分,體重卻已經有77公斤了。45歲以前特別愛吃米飯、肉類和水果,珍珠奶茶、拿鐵、焦糖瑪奇朵咖啡是看診必備,餅乾麵包是忙碌時解嘴饞和充飢的食物,長期久坐、盯電腦螢幕、缺乏運動是生活日常。

到了45歲那年,在醫院做的健康檢查顯示,體重高達84公斤、BMI 28已是肥胖等級,超音波檢查顯示有中度脂肪肝,也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尿酸)!

吃脂肪就會胖?吃水果就健康?下一頁看看原來5個減重迷思醫師也犯過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