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養生必養肝!過敏、失眠、消化差「做對4件事」通通沒煩惱

5,379 收藏0
立春,一般出現在每年的2月3日至5日之間,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標誌著一年以及春天的開始。《黃帝內經》中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意指隨著春天白晝時間增長、陽氣升發、氣溫漸暖,萬物轉為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因此立春代表萬物復甦的起點,人體也隨之進入一個新的生理周期,此時,調整生活方式與養生方法,能夠有效提升健康狀態,為新一年的健康奠定基礎。

在中醫五行理論中,春屬「木」,主生長、條達,並對應五臟中的「肝」,主疏泄,負責調暢全身氣機、調節情緒以及促進消化吸收,因此春季的養生重點在於「養陽」、「養肝」。

立春常見不適症狀與預防



  1. 情緒波動:肝氣易於在春季升發過強,若疏泄不暢,可能導致情緒抑鬱或急躁而傷肝,出現頭痛胸悶、失眠口苦、口乾舌燥等症狀。因此建議情緒宜保持樂觀、心情愉悅。

  2. 過敏復發、反覆外感:在乍暖還寒、日夜溫差大的季節裡,若因抵抗力不足或本身有過敏體質,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與過敏性疾病的發作。建議注意頭面口鼻部的防護、保暖衣物宜循序漸減,使身體逐漸適應氣候的變化。

  3. 消化不良:冬季及農曆新年期間易進食較多油膩、辛辣、大熱食物,加上春季過旺的肝氣容易影響脾胃功能、引發消化系統不適。因此建議飲食清淡、宜少酸多甘,如大棗、山藥等甘味食物可以調補脾胃,並多食用青綠色蔬菜以養肝。

  4. 疲勞乏力:氣候回暖,四肢血管舒張、全身耗氧增加,導致供應腦部的血氧相對減少,因此冬春交替期容易感到精神不振。建議順應春季晝長夜短的變化,將作息逐漸調整為晚睡早起,多到戶外活動舒展筋骨,有利於增強心肺功能、放鬆心神,進而消除疲勞。

時節進入春天,更要調養免疫力、好好舒壓、防感冒!下一頁看看超簡單的茶飲與穴道養生法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