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ADHD過動兒三大特質: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
ADHD(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朋友,常見有「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的三大特質,ADHD小朋友可能只有「注意力不足」或「過動/衝動」特質,也可能合併發生。
以「注意力不足」來說,顏瑞隆老師形容,「你明明看到小朋友坐在教室裡,但你會覺得他『人在心不在』,因為他分心得很嚴重,你跟他說話,他經常是『有聽沒有到』,你剛跟他說完一句話,問他剛才你說了什麼內容,他也都沒有catch到,所以上課時老師說的話,應該學習的知識,他沒辦法吸收」。
而ADHD小朋友常被說「靜不下來」,其實就是三大特質之一的「過動」特質,「ADHD小朋友經常坐不住、到處遊走,手上隨時在玩弄小石頭、樹枝、小玩具,喜歡找人聊天講話,就算在應該坐下、保持安靜的場合也依然故我,「因為他停不下來,感覺他很忙碌,可是又沒有一個真正在忙的事情」。
若是具有「衝動」特質的ADHD小朋友,顏瑞隆老師舉例說,「他可能會常常打斷別人說話,在老師上課時搶著回答問題,但答案不一定會符合主題,因為他沒有耐性等待,排隊時也容易插隊,再加上平時動作很大,也不太能控制力道,可能會在走廊上奔跑撞到人,或是玩遊戲時把別人推倒」。
顏瑞隆老師提醒,班上有不守規矩的同學不一定就是ADHD,小朋友的好動和ADHD也有所不同,要判斷小朋友是不是ADHD,除了需要仔細深入的觀察記錄,也需要由專業的兒童心智科醫師進行評估及建議。
好動、過動不一樣!ADHD藥物治療在關鍵期提升專注力
若小朋友有不守規矩、好動的狀況,顏瑞隆老師提到,「通常老師會觀察到,一般孩子在老師阻止或加以指導時會比較容易停下,例如上課插嘴,老師提醒一兩次之後,一般孩子就會知道不可以上課插嘴,或是要舉手才能回答,可是對於ADHD小朋友來說,即使他知道,但他就是控制不住,他也很困擾」。
當小朋友的狀態已經影響到學習及人際關係,通常就會建議讓小朋友接受兒童心智科的評估診斷,這時醫師會依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V)加以評估,有時也需要家長及老師填寫ADHD檢測量表,以作為醫師評估的參考。
顏瑞隆老師也發現,很多ADHD小朋友的家長其實對ADHD所展現的特質不甚清楚,他建議,若家中有ADHD小朋友,家長也要試著去了解ADHD,包含ADHD三大特質及常見表現,當家長能夠理解ADHD小朋友的困難之處,就比較不會徒然累積許多情緒,可避免親子關係惡化,並適度引導小朋友往優勢能力發展。
家長需要了解的還有ADHD治療方式。顏瑞隆老師提到,目前認為ADHD起因於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分泌不足的問題,研究結果顯示ADHD藥物對於改善ADHD確實有幫助,若能把握國小時期提高專注力,打好學業基礎,維持良好人際互動,未來面對功課難度提高且渴望得到同儕認同的國中生活時,就會成為重要的助力。
服藥只是其中之一!ADHD孩子的提升專注力5大策略
顏瑞隆老師提醒,ADHD治療並不是完全仰賴藥物就可以了,但是服用ADHD藥物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策略,當小朋友服藥後專注力提升,需要適時教導及練習正確的行為舉止,平時也要給予小朋友充分的陪伴及放電時間。他也將自己平時和ADHD小朋友互動的經驗,統整為提升專注力的5大策略。
提升專注力策略1:和ADHD小朋友建立「關係」
「小朋友來學校,我會先和他們閒話家常,了解他們今天的情緒反應,和他們建立關係,讓他們知道老師是關心他的,是願意去協助他的」,顏瑞隆老師分享,他也經常讓小朋友練習自我覺察,了解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感覺狀態。
提升專注力策略2:將任務化整為零,適時讓小朋友動一動
以一節課40分鐘為例,「我會建議把上課時間切成10-15分鐘,時間到了就讓小朋友起來動一動,可以讓小朋友幫忙擦一下黑板,幫老師拿一下東西,幫忙發一下講義,讓他可以合理地動,避免整堂課都是抄寫活動,而是像這樣以動態、靜態、動態穿插進行,可以幫助ADHD小朋友的專注力提升」。
提升專注力策略3:配合ADHD藥物,幫助提升專注力
顏瑞隆老師比喻說,「ADHD小朋友服用ADHD藥物,就像老師感冒要吃感冒藥,爸爸高血壓要吃高血壓藥,或是有些小朋友會吃家長準備的維他命,都是起到一個幫助的作用,首先要讓小朋友知道藥物對他的影響」。
面對ADHD小朋友常見忘記吃藥的問題,顏瑞隆老師表示,ADHD藥物有短效、長效的差異,可以製作檢核表,讓小朋友自行填寫服藥的記錄,「更重要的是,我會讓小朋友觀察自己在服藥前後的狀態,和小朋友討論其中的差異,有時也會詢問小朋友比較喜歡哪一種狀態,提升他吃藥的動機」。
舉例來說,「有的ADHD小朋友就發現,吃藥之後比較容易專心,成績進步,比較少被罵,也比較能得到同學的認同,自信心隨之提升。那或許等到他狀況愈來愈穩定,可以再和主治醫師討論,或許有停藥的可能性」。
提升專注力策略4:配合行為指導,發現優點並不吝於稱讚
顏瑞隆老師提到,ADHD小朋友服用藥物之後,在ADHD藥效作用期間,專注力提升會比較容易教導,因此要把握這段時間,讓小朋友養成正確的行為舉止,練習正確的做事方法,當小朋友做對了,更是要大力稱讚。
「很多人會把ADHD小朋友的好表現視為理所當然」,顏瑞隆老師特別提醒,「我們要讓ADHD小朋友知道,我們希望他做出怎樣的行為,往哪個方向去努力,因此,當小朋友和同學玩鬼抓人,平安無事沒有產生衝突,或是寫數學考卷的時候,願意好好寫出計算的過程,我們都要學習去看見他的好表現,並且即時地具體稱讚他,這樣才能讓ADHD小朋友的正確行為得到增強」。
提升專注力策略5:培養運動習慣,每天讓小朋友充分放電
「ADHD小朋友本來就喜歡動,我常跟家長說要『用動來養靜』,因為研究發現規律運動習慣有助於提升ADHD小朋友的專注力」,顏瑞隆老師建議,「每天一小時左右的有氧運動是有必要的,例如跑步、騎腳踏車、直排輪、游泳等;如果時間不多,可以做中高強度的間歇運動,例如開合跳、折返跑、波比跳、高抬腿跑步,每個動作30秒到1分鐘,3-4個動作為一組,每天做3-4組」。
運動除了有助於ADHD小朋友放電,充分的陪伴也有助於培養良好親子關係。此外,也可以固定在週末全家大掃除,培養小朋友的生活能力和做事技巧。
陪伴ADHD小朋友,讓孩子「走對路」比「走好路」更重要
顏瑞隆老師認為,家長除了要對ADHD症狀及治療有基本概念,善用提升專注力的5大策略之外,也需要了解小朋友的優勢及弱勢。
「如果小朋友有能力、有興趣想要讀書,那當然很好,如果他有其他的專長或喜好,也希望家長願意讓他自由發展,他不一定要讀普通大學,不一定要讀傳統認為好的科系,畢竟比起『走好路』,『走對路』才是更重要的」。
也因為見過太多面對ADHD小朋友而心力交瘁的家長,顏瑞隆老師提醒,「家長應適時尋求外界資源及協助,讓自己喘口氣,才能繼續好好地陪伴ADHD孩子,挺過孩子人生中第一道關卡,迎向更寬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