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腦中風前兆檢查和預防:原因、症狀、復健到飲食菜單

4,766 收藏0
腦中風長年來都是危及國人生命安全的健康隱患,且隨著近年來飲食習慣與生活模式的改變,罹患腦血管疾病與腦中風的人數急劇增加。腦中風來臨時通常毫無預兆,若沒即時察覺中風前兆,發現時可能為時已晚。根據2023年衛福部統計數據,因腦血管疾病喪失生命的國民共有12,371人,位居當年十大死因第4名,不得不重視腦中風的嚴重性。

為了避免無聲死亡的憾事發生,掌握腦中風相關知識並做好預防措施,不僅能有效降低中風風險,甚至可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本篇文章將與各位深入解析腦中風的原因、症狀、檢查與預防方法,以及中風後的復健、後遺症與飲食原則,一起來看看吧!


每人終生有六分之一機率罹患腦中風...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中風」到底是什麼? 


腦中風是造成國民死亡或是失能的常見原因,每個人終其一生有高達六分之一的機率罹患腦中風,腦血管疾病更是長年佔據十大死因的第3、4名。然而,令人聞之色變的腦中風究竟是什麼?

「腦中風」或「中風」是腦血管意外傷害(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較為通俗的說法,是由於腦部血液循環栓塞或是血管破裂,導致該部位的腦組織缺氧損壞,進而影響身體機能運作、甚至危及性命的重大疾病。根據腦中風的類型可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大類。

腦中風類型1:缺血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或稱為梗塞性中風,是目前腦中風臨床類型最常見的案例,約佔所有病例的70-75%。主要是因為腦部血管受到阻塞,導致腦部神經細胞因缺氧而壞死,常見原因如血管壁狹窄、心臟血栓剝落或是血小板病變等,引發腦部血液循環受阻,但仍有約20%左右的缺血性中風無法找出確切原因。

腦中風類型2:出血性中風


出血性中風雖然較少見但卻比缺血性中風更加致命,其死亡率高達50~60%。而造成出血性中風的原因很多,最常見如高血壓、動脈瘤或顱內動脈硬化等,使血管壁變形、受損,導致血管破裂出血;再來,便是腦部受到外力撞擊造成顱內出血引發中風。

脖子緊?頭痛?耳鳴?做得到的腦中風前兆檢查和預防


腦中風可能會對腦部造成永久性的損傷,即便搶救回來也有很大機率影響語言能力、運動功能甚至意識。若能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時觀察辨識出腦中風前兆,便可大幅降低罹患中風的機會。一旦身體突然出現以下症狀時,就需要提高警覺,千萬不可忽略大意:

  • 同一側的手腳感到麻木、無力或是無法動彈
  • 感到暈眩,走路無法保持平衡或出現行走障礙
  • 左右臉表情不對稱、口齒不清或無法說話
  • 意識混亂、語言表達困難或理解障礙
  • 單眼或雙眼視力突然喪失或模糊不清

此外,如果時不時感到脖子緊繃、無來由的頭痛或是出現耳鳴症狀,都可能是血壓過高的表徵,而高血壓也是誘發腦中風的原因之一,若出現上述不適症狀以及其他前兆,千萬不要猶豫,立即前往醫院就診,以免錯過黃金診治期。

善用「FAST」4項步驟告別無聲死亡:腦中風症狀10秒判別


腦中風之所以有「無聲死亡」的恐怖別稱,在於它來勢急又兇險,若發作後3-4小時內沒有及時用藥緩解,將有機會造成腦部永久損傷或失去生命。為了不讓腦中風奪走珍貴健康與生命,可藉由「辛辛那提中風指標(Cincinnati Prehospital Stroke Scale)」的「FAST」口訣,10秒內快速判斷腦中風症狀,並及時採取應對措施,與時間競賽爭取更多搶救機會。

  • F(Face):臉部表情是否不自然歪斜,可請患者試著露齒微笑,觀察兩側臉頰是否有不對稱的現象
  • A(Arm):請患者平舉雙臂,觀察是否有無力垂落的狀況
  • S(Speech):請患者試著說出一句話或回答簡單問題,聽聽看是否能完整表達,或有口齒不清的症狀
  • T(Time/Telephone):若以上三種判別方式有任一項符合,請馬上記下發作時間,並立刻打電話聯絡醫院,儘速前往就診檢查

腦中風會好嗎?死亡率高嗎?有後遺症嗎?確實理解提升存活率


腦中風的康復機率,取決於中風後的黃金搶救期、腦中風的嚴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自身健康狀況。目前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最有效的方法為使用血栓溶解劑,根據美國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顯示,缺血性腦中風在接受血栓溶解劑的治療3個月後,將提升33%的復原機會;而出血性中風則可能需要透過進行腦部手術移除血塊,以免壓迫範圍持續擴大,造成無法挽救的永久性損傷。

腦中風常見後遺症


腦中風會直接傷及腦部細胞,影響其負責的功能區域,根據所傷的區域不同,常見的腦中風後遺症有:
  • 運動功能障礙:如肢體無法協調、行動受阻、手腳癱瘓無力、痙攣、平衡感喪失等等
  • 語言表達障礙:口齒不清、無法進行完整應答,或是發音困難、無法說話等
  • 知覺感應障礙:失去痛感、麻感等知覺,或出現感知異常,無法辨識手持的東西等,部分患者可能無法控制大小便導致失禁的現象
  • 記憶力與智力障礙:好發於老年族群或是多次中風的人,由於腦部多次受損,導致智力下降、記憶力衰退、方向感混亂等症狀
  • 情緒與心理障礙:多半因無法接受或害怕中風後的症狀,而出現憂鬱、焦慮等症狀

預防勝於治療:淺談腦中風原因、危險因子、高危險群


前文提及腦中風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中風兩類,而造成腦中風大多可歸納出以下幾種原因:

  • 血壓過高使血管變形、破裂
  • 血液凝結形成血塊,造成血管阻塞
  • 心臟或動脈的血栓剝落,隨血液運輸至腦部後造成腦血管栓塞
  • 血脂異常導致血管硬化、血管壁狹窄

誰是腦中風的高危險群?


從腦中風的好發原因以及統計數據來看,以下族群是腦中風的高危險群,需要特別留意:

  • 慢性疾病患者:如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
  • 不良生活習慣者:吸菸、酗酒或不健康飲食
  • 肥胖、缺乏運動、高膽固醇者
  • 有心房顫動症狀者
  • 具有腦中風家族病史者

此外,據統計2023年有1萬2千多人死於腦血管疾病,且半數為79歲以上老年人,若家中老年人也符合上述高危險族群條件,則需更加提高警覺、謹慎小心。

同場加映:腦中風該看哪一科?中風後怎麼復健?


腦中風診治屬於神經科的治療範圍,但若不幸突然腦中風,須先前往急診進行緊急治療,待腦中風病症較穩定後,再轉往神經科進行更詳細的診斷與治療,若必要也可能需檢查心血管的健康狀態,並在後期前往復健科展開中風後遺症的復健療程。

中風後復健如何進行?


若有幸度過腦中風的危險期,接下來便要積極接受中風後的復健療程,才能降低後遺症的影響,儘速重拾正常的生活。一般中風後復健包含以下3種療程:

  • 物理治療:復健療程著重於重建腦中風患者的運動功能,像是平衡感、肌耐力、手腳協調等,以及正常行走的能力
  • 職能治療:專注於手部功能的復健,幫助中風患者重拾自我照顧的基本能力
  • 語言治療:腦中風可能導致言語困難或出現吞嚥障礙,可藉由語言治療進行復健改善

同場加映:預防腦中風!飲食菜單和原則大公開


預防腦中風可以從日常飲食著手,透過以下建議原則來調整飲食習慣,避開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子,有效降低風險並改善整體的健康狀態。

  • 低鈉飲食為主,避免攝取過多鹽分
  • 以白肉取代紅肉
  • 多攝取高纖維蔬果
  • 多食用健康油脂,如橄欖油、堅果類

遠離腦中風推薦吃這些!


可參考地中海式飲食,少吃含糖飲料、紅肉與加工食品,並以全穀類、新鮮蔬果、魚類以及莢豆類作為主要食材,根據研究顯示地中海式飲食可降低約30%的中風機會。推薦食材有:

  • 全穀類:如燕麥、全麥土司、糙米飯等
  • 魚類:如鮭魚、鯖魚、鮪魚,其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能調整血脂狀態
  • 新鮮蔬果:富含纖維質與多種維生素,如洋蔥、芭樂、番茄、藍莓等
  • 堅果種子類:如芝麻、核桃、杏仁等,含有優良脂肪可降低壞膽固醇的危害

腦中風不僅對健康是巨大的威脅,也會對家庭造成不小的衝擊,但只要透過正確的知識、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了解中風前兆的判別與預防方法,將可以大幅降低罹患的風險。若不幸發生腦中風,也要謹記「FAST」口訣,把握搶救黃金期,並透過中風復健規劃,儘早重返正常的生活。不妨從現在開始關注自己與家人的身體狀況,一起遠離腦中風的威脅吧!

參考資料:
  1. 什麼是「腦中風」?|高醫醫訊
  2. 急性腦中風照護-安泰醫院護理部
  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腦血管疾病
  4. 11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衛生福利部
  5. 半身偏癱(中風)病患:中風後的復健概觀
  6. 臺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 - 遠離腦中風,聰明選飲食
  7. 腦血管意外|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8. 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 把握黃金3小時,中風是可控制的
  9. 遠離腦中風 自我監控揪出危險因子 8大危險因子符合其中3項屬高危險群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