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長的標準是什麼?身材矮小8種可能原因一次看!
新生兒家長通常會收到一本《寶寶健康手冊》,其中有專門記錄生長曲線的圖表,將孩子每次測量的身高體重數據,依橫軸(年齡)和縱軸(體重、身高、頭圍)對應位置紀錄、繪製生長曲線,圖上五條參考線分別代表第3、15、50、85和97百分位,用來表示孩子在全國同齡同性別兒童中的相對排名。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醫師黃彥鈞解釋,正常生長模式是曲線沿著既定趨勢平穩上升,而醫學上身材矮小的定義主要看百分位和生長速度,例如孩子的生長數據持續低於第3百分位,甚至生長曲線出現「跨越兩個級距」的異常變動。若以下三個關鍵指標中任一項未達標,建議就醫評估:
1.身高:孩子的身高是否落在第3百分位以上。
2.生長速度:正常情況下,孩子每年應至少增高4公分。
3.身高百分位:通常不會跨越兩個級距以上。
「影響身高最主要其實是遺傳,通常父母身高越高,孩子潛在身高也越高。」但黃彥鈞醫師強調,營養、運動、睡眠和心理健康也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例如缺乏運動和睡眠不利於生長激素分泌,一些處於身心壓力狀態的兒童可能出現生長遲滯;其他原因則包含內分泌疾病、遺傳疾病等,還有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口服類固醇,也可能對生長造成影響。因此,定期追蹤生長數據,可以在發現異常跡象時及早向醫師諮詢,確保孩子獲得適當的評估與治療。
青春期提早來?性早熟「這一型」會讓孩子長不高、要治療!
通常嬰兒時期是生長最快的階段,青春期則是第二個生長高峰期,女生8至13歲開始第二性徵發育,最早是出現胸部隆起,接著是長陰毛、長腋毛、月經來潮等;而男生則落在9至14歲,最早是睪丸變大,再來是陰莖變長、長陰毛、長腋毛、長喉結、變聲。然而,過早的性早熟可能因骨齡提前、生長曲線提前上升,導致最終身高受限。黃彥鈞醫師分析,性早熟的發展狀況通常可以分成三種類型:
1.自動消退型:早期出現性徵,但隨後發育自動消退,最終不影響身高。
2.慢速進展型:發育持續,骨齡發育與實際年齡進展等速,對身高影響輕微
3.快速進展型:發育持續,性徵快速發展,骨齡進展大於實際年齡,導致生長板過早閉合,最終身高不如預期。
由此可見,快速進展型的性早熟會讓身高變矮,通常需接受治療以減緩骨齡進展,保留生長潛力。若發現孩子有提前發育跡象,包含女生8歲前胸部隆起、男生9歲前睪丸變大,建議及早就醫檢查,了解背後是否有潛在問題、尋求符合個人情況的治療與追蹤對策。
別讓「環境賀爾蒙」,成了阻礙成長的絆腳石!
性早熟發生原因多、機轉複雜,但黃彥鈞醫師特別呼籲家長重視「環境賀爾蒙」對內分泌干擾的影響,包含引發性早熟、胎兒異常、不孕、癌症,且影響不僅侷限於個體、還延續至後代!偏偏環境荷爾蒙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包含:
1.鍋具食器:不沾鍋塗層、紙餐盒防水淋膜、罐頭內部塗層等,皆可能含有干擾內分泌的物質。
2.塑膠製品與玩具:塑膠玩具、塑膠袋與含塑化劑的容器,尤其用來裝熱食的塑膠容器,可能釋放有害物質。
3.居家日用品:電子發票或感熱紙的雙酚A、洗潔劑中的香精成分,以及化妝品、芳香劑、精油等,都可能成為潛在環境毒素來源。
4.動物性食材:油炸的動物皮、內臟、肥肉及高脂肪食物。由於環境荷爾蒙多為脂溶性,易累積於油脂中,不宜經常攝取過多。
為了降低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建議選擇適合的餐具與烹飪方式,例如改用玻璃或不鏽鋼容器裝熱食、少用塑膠袋或塑膠容器,少拿電子發票或感熱紙,少吃豬皮或肥肉,最重要的還要多攝取當季新鮮蔬果,有助於身體代謝並排出少量水溶性有害物質,以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進食前務必徹底洗手,可以減少經手部接觸的有害物質進入體內。
健康成長沒有特效藥,這3件事做好才重要
「健康成長有沒有什麼特效藥?讓大家失望了,答案是沒有!」黃彥鈞醫師強調,成長的關鍵還是回歸到飲食、運動、睡眠這三大生活習慣的調整:
1.均衡飲食
減少含糖飲料及甜食:研究顯示,糖分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影響兒童身高發展。
充足蛋白質攝取:如牛奶、蛋、魚肉及豆類等,提供人體肌肉和骨骼所需的成長原料。但建議少吃加工過度的蛋白質食品。
天然鈣質補充:透過乳製品、豆製品及小魚乾等天然來源補充鈣質,而非依賴鈣片或鈣粉。
2. 高品質睡眠:
生長激素分泌高峰在晚上10點至凌晨3點,在深層睡眠狀態下較能達到最佳效果。建議兒童在晚上9點半上床、10點前入睡,並確保睡眠環境安靜、黑暗,幼兒至少睡足10小時、青少年至少睡足8小時以上。
3. 適量運動:
運動可以刺激生長激素分泌,還能提升睡眠品質。建議每週運動五天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中強度運動(會流汗、會喘)。最重要的是選擇孩子喜歡、能長期堅持的運動,就是適合的運動。
最後,雖然成長的路上沒有辦法抄捷徑,但黃彥鈞醫師也針對門診中常被提問的問題,提供詳細Q&A解答,希望幫助家長解答疑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至少能少走一點冤枉路,離健康成長更近一步!
Q:是否需要吃鈣片或鈣粉?
醫師:不需要!鈣是骨頭的原料,充足鈣質可以維持骨骼健康,但是對於生長幫助並不大,甚至有研究發現,額外補充鈣片、鈣粉對於骨密度或許有好處,但對生長方面反而有不良影響的可能。建議攝取天然的鈣質來源,例如乳製品、豆製品、黑芝麻,特別推薦每天喝500ml牛奶,除了有鈣質之外也同時補充優質蛋白質!
Q:需要額外補充維他命D嗎?
醫師:可以!充足維他命D有利骨骼健康,建議攝取量每天600 IU(國際單位)。單純攝取維生素D、或從含有維生素D的綜合維他命補充皆可。
Q:需要額外補鋅嗎?
醫師:目前國人營養調查顯示,多數人鋅攝取量充足,過量攝取有害無益,因此飲食均衡的狀況下不用額外鋅的補充品,天然食物中如牡蠣、蛤蠣、堅果、蛋黃等也都富含鋅。不過,若營養不良、身高體重不足,建議先抽血確認是否有缺鋅的問題,補鋅之後通常生長和食欲會有所改善。
Q:需要轉骨嗎?
醫師:大多不需要!「轉骨」並非傳統中醫概念,而是過去民間因應營養不足所發想的概念,然而現代環境改變,營養普遍充足甚至過量,這種「方子」是否適用仍值得商榷,且用錯或過度使用轉骨方,還可能導致骨齡提前,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兒科醫師的評估,不宜任意購買成藥服用。
Q:營養很重要,盡量吃才會長高?
醫師:建議均衡飲食、適量攝取營養,吃對比吃多重要。有些人以為「盡量吃才會長高」,但橫向發展不代表能「抽高」,而且現在營養過剩的機率比營養不足還大,吃進太多熱量容易造成肥胖,進而導致骨齡超前、性早熟,不利身高,還增加引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等併發症風險。
Q:性早熟一定會長不高嗎?第一次月經來之後就不會再長高?
醫師:性早熟可能伴隨骨齡提前,以至長高空間減少,但不是所有人都長不高,也不是每一種性早熟都要馬上治療,需經專業醫師評估進展類型,擬定適合的追蹤方式或因應對策。另一方面,月經初次來潮後,雖然生長速度會減緩,但女生通常還有機會再長高5至8公分,最重要是維持健康生活,有助爭取身高發展空間。
更多簡介:
現職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
經歷
美國麻州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 波士頓兒童醫院(2021.10-2023.9)
台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研修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
學會與認證
台灣兒科醫學會
兒童內分泌次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