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走路為何血糖降不下來?治療師公開運動處方,把內臟脂肪、糖尿病都消滅!

6,362 收藏0
糖尿病一直是個棘手的難題,因為平常不會感到特別不舒服,時常被忽略,最後導致許多可怕的併發症才發現為時已晚。很多人認為第二型糖尿病是無法治癒的,需要靠吃藥或打胰島素來控制。然而現在有很多研究顯示,只要把身體的代謝功能調整回正常,很有機會讓病情停止惡化。

「吃得巧、動得好」是糖尿病控制關鍵!



那麼第二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在胰臟裡的β細胞,也就是製造胰島素的那些細胞開始不太管用了。當我們吃得太多又不怎麼動,身體就會開始儲存脂肪。這些脂肪圍繞在胰臟周圍,讓它對血糖的變化不再那麼敏感,即使產生了胰島素,也無法讓進食後的營養進入細胞,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現在很多專家都認為,第二型糖尿病是可以逆轉的,關鍵在於要減少我們的內臟脂肪,提高身體的代謝能力。但為什麼會有太多內臟脂肪呢?

原因很簡單:我們攝取的熱量太多了,尤其是吃了太多碳水化合物。想要讓血糖回到正常,關鍵在於「減少內臟脂肪」和「提升代謝能力」。想達到這個目標,不光是靠「少吃、多動」那麼簡單,還要吃得聰明、動得有效!

在飲食方面,要以低熱量飲食為主,也就是減少整體熱量攝取,讓身體不用忙著處理多餘的熱量。建議的飲食組合是「低碳水化合物和健康油脂」,可以使用211或331餐盤法,這對控制血糖很有幫助。

走路當運動還不夠?提升「心肺耐力、肌力、平衡力」效果更大!



運動方面,以阿嬌奶奶來說,她需要加強的是五大元素中的「心肺耐力、肌力、平衡力」這三項。

初期可以先以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提升心肺耐力,中期慢慢加入阻力訓練來增進肌力和平衡感,後期可以加入一些高強度間歇訓練和協調性訓練。有氧運動可以選擇快走、走斜坡、騎腳踏車,或是超慢跑都可以。運動的強度至少要到有點喘但仍可以說完整一句話的程度,如果用自覺用力係數1~10分來表示的話,大約要有3~5分累才有效果。

以阿嬌奶奶來說,散步在剛開始是有效的,但如果每天都走一樣的步數和速度,會越走越輕鬆,身體很快就適應,這也就是為什麼把走路當成運動,心肺耐力會很難進步,必須增加走路的速度或坡度才有幫助。

高強度間歇訓練,把血糖、體脂肪一起降下來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每週須累積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所謂的高強度運動,可以用間歇的方式完成,也就是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不僅可以降低空腹血糖濃度、糖化血色素、胰島素阻抗及改善胰島素的分泌,也能夠有效降低體脂肪。

高強度間歇訓練在做的時候,要盡量讓心跳加快,目標心跳約在最大心跳的80~95%之間,或用自覺用力係數表示,大約要做到6~8分累。中間穿插短暫的休息時間,讓心跳可以稍微降下來,回到大約4~5分累的程度,譬如說做20秒、休息40秒,或是進階一點做20秒、休息20秒。

訓練強度越高,消除的內臟脂肪越多



阻力訓練對於改善糖尿病的成效常常被低估。阻力訓練可以有效降低飯後血糖,提升胰島素敏感度,並透過降低膽固醇改善血壓問題,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研究顯示,訓練強度越高,減掉的內臟脂肪越多,建議可以從中等強度開始,以每組能做10~15下的輕重量,慢慢增加身體負荷,做到只能做每組6~8下的中等負荷程度,特別是針對大肌群的動作,例如深蹲、伏地挺身、分腿蹲、吊單槓等等。

想要改善第二型糖尿病,關鍵就在「吃得巧、動得好」,透過改變生活方式,很有機會把血糖控制好。

許多研究都選擇用「緩解」而不用「逆轉」來形容第二型糖尿病成功停藥的狀態,這是為了避免許多人以為只要身體狀況變好,就能回到以前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基本上,只要能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吃得更健康,做有效的運動,每天保持活力,確實能讓血糖控制得更好,甚至有可能不再需要依賴藥物。

持續這「兩招」運動,讓你遠離糖尿病!



傾斜伏地挺身


  1. 可以先使用牆壁或桌子來練習。站立面對牆壁,距離約一個手臂遠,雙腳與肩同寬,手臂伸直張開與肩同寬,五根指頭張開。雙腳向後退幾步,腳尖微微墊起,身體向前傾斜,從頭頂到後腳跟呈一直線。

  2. 吸氣時,將胸口慢慢向牆壁靠近,手肘與身體的夾角大約45度,直到胸口接近牆壁,手肘彎曲大約90度。
  3. 吐氣時,用力推牆壁讓手臂完全伸直,讓身體回到起始位置。重複進行這個動作15~20下。
  4. 當這個動作變容易時,可以嘗試用高一點的桌子練習伏地挺身。只需把手放在桌子邊緣,從頭頂到後腳跟呈一直線,接著重複前面動作,做10~15下。

常見錯誤請留意:過程中,需保持頭頂、髖關節、腳後跟的連線在一條直線上,避免將手肘打太開、聳肩駝背或過度挺腰的動作。

弓步蹲



弓步蹲這個動作,兩腳站的姿勢是不對稱的。由於把重量放到前腳多一點,除了可以更有效加強下肢肌力,也可以練到比較多的平衡感,對於提升走路、跑步、登階等動作都非常有幫助。

  1. 雙腳站立與肩同寬,身體挺直,目視前方。一腳向後跨一小步,骨盆朝正前方。前腳的膝蓋對齊腳尖大約第二根指頭的位置。


  2. 後腳膝蓋微彎,後腳尖著地,後腳的腳跟提起,腳跟朝正後方,重心在前腳和後腳的比例大約6:4。


  3. 吸氣時,想著前腳的臀部向下坐,蹲到前腳的大腿大約與地面平行,同時後腳的膝蓋接近地面(也可以放一個瑜伽磚在膝蓋下方),過程中須保持脊椎延伸拉長、不駝背,核心出力繃緊。
  4. 吐氣時,前腳的腳跟往下用力踩,將身體推回到起始的站立姿勢,後腳的腳跟不落地。
  5. 從一組8下開始,做3組,隨著肌力的進步,慢慢每組增加1~2下,直到一組能做到20下。

進階變化:
如果蹲下去感覺很簡單,可以在前腳下方用瑜伽磚墊高,增加前腳蹲下去的幅度以提高難度。但如果蹲下去感覺後腳的膝蓋有點壓力的話,就先不要蹲太深,慢慢練習。

常見錯誤請留意:
  1. 上半身勿過度向前傾。
  2. 臀部勿向側邊歪斜。
  3. 蹲下時,膝蓋勿過度往內夾。

本文摘自《無齡健身:抗老逆齡、緩解疼痛,物理治療師帶練全身肌力,自由駕馭你的身體》/ 陳宗霖物理治療師(北木健身創辦人)/遠流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