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跑廁所、血便竟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作怪?醫師建議1方法有效治療

55,125 收藏0
你有沒有過這種狀況,突然肚子痛、跑廁所成了家常便飯,甚至不明原因發燒、血便、疲倦或體重減輕,卻一直搞不清楚到底怎麼回事?一般或許以為只是腸胃不適,或是腸胃炎、腸躁症等症狀,但要小心其實還有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以下簡稱IBD)的可能性!究竟什麼是IBD?為什麼會有IBD?現在的治療有哪些選擇與新的可能?該如何吃才能穩定病情呢?

急性腸胃炎、IBD傻傻分不清楚?

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志城表示,IBD是一種慢性、反覆性腸道發炎疾病,和其他腸胃道疾病的區別,在於可能會反覆發作腹痛、腹脹、大於1個月的慢性腹瀉等症狀。如果發現自己體重減輕、貧血、夜間腹痛、反覆口腔潰瘍及複雜性肛門瘻管等,就需要警覺,是否得到IBD了!若長期未能得到控制,可能會導致缺鐵性的貧血、腸道穿孔、廔管,甚至腸阻塞。


陳醫師補充,潰瘍性結腸炎可能併發急性嚴重結腸炎發作、巨結腸症或慢性鉛管狀結腸等;克隆氏症則有腸阻塞、腸穿孔,以及腸道/肛門瘻管及腹內膿瘍,多次開刀結果會造成短腸症。兩種類型都可能合併關節、皮膚、肝臟、眼睛等腸道外症狀(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但以克隆氏症較常見。

他說,因為IBD初期症狀與一般腸胃炎類似,不易診斷,且要先排除其他偶發性的腸道發炎,或其他感染疾病,如結核菌感染等,較依賴經驗豐富的醫師診治。還須通過病理學的檢查,有足夠的檢體,才能發現一些典型的變化,一般需要比較長時間,平均約觀察3~6個月,才能確診是IBD。

陳醫師通常都會先跟病患衛教:「這是一種慢性疾病,在台灣可以領有重大傷病卡。第一線藥物有少見副作用,但是可以處理,而且也有替代方案。」最擔心病人覺得自己彷彿得了不治之症,消極治療。他無奈地說:「因為IBD好發於20~40歲,都很年輕,有些病患還是父母帶著來的!聽到要吃類固醇、免疫調控藥物等,就嚇退一半人了。」常看到病人一臉茫然,跑了好幾家醫院仍無法確定病因、治療順從性不佳,拖久了更會延誤病情。


炎來如此,IBD治療新進展!

像潰瘍性結腸炎發展到嚴重的地步,要把整個大腸切除。陳醫師印象深刻的一個患者,是在其他醫學中心接受治療的病患,已經進行生物製劑療程一半,但後續對藥物反應變差,出現抗藥性,轉來經過二線生物製劑治療還是沒辦法完全控制血便跟疼痛,最後由外科將全大腸做切除手術。他遺憾地說,10年當中約發生2~3例。

幸好醫學的進步為IBD不斷帶來新的治療方法。目前IBD的治療藥物分為五類:類固醇治療、5-ASA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以及新型生物製劑及小分子藥物。病情較輕的病患可以使用傳統的口服5-ASA藥物,中等程度的病患,需要搭配短期類固醇及免疫調節藥物,若是以上藥物無法控制病情,則需要使用進階的藥物治療。陳醫師樂觀地說:「近20年有新的標靶藥物、新的生物製劑,近兩年甚至還出現小分子的口服藥物,還有如火如荼發展中的糞菌移植,都是有助於治療IBD很好的武器!」

他認為,最好能做到早期診斷,一年之內給予適切治療,並根據療程固定追蹤反應,以儘早達到治療目標、有效控制病情。只要跟醫師配合,目前的治療目標就是希望早期介入,以減少繼續進展的機率。

近年亞洲很多國家IBD發生率增加,台灣登記已有7、8千人(重大傷病統計至2024年6月),面對這股增長趨勢,陳醫師表示IBD本身是一種消化道的自體免疫調控異常所引起的疾病,可能是我們飲食習慣、生活習慣西化所致,也常跟患者本身的壓力、自身免疫反應有相關。建議患者不要太勞累,減少生活上的壓力,便能避免太頻繁地發作。

飲食部分, IBD急性發作時建議用低渣飲食,但要長期與它共存的話,醫師建議採用「低發炎飲食」,以減少身體的慢性發炎。像有些油脂容易引起發炎,大家最好注意油品,多攝取Omega-3等抑制發炎食物。

注意飲食,「腸」保健康

健康的腸道是全身健康的基石。陳醫師提醒大家,盡量多吃原型食物、減少攝取加工食品、避免刺激性食物,最好放輕鬆,適當休息。現在IBD已經有很好的藥物,很多患者接受治療後,大部分還是可以正常生活。建議像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一般,抱持著好好跟它相處一輩子的樂觀心態,積極接受治療,還是可以把生活品質維持的很好,一生跟IBD相安無事的。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