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藥性細菌」恐釀3萬人死亡?60%都用錯...常見使用抗生素4大迷思

74,041 收藏1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編列2億預算用於防堵抗生素抗藥菌。抗生素就像雙面刃,用對抗生素是絕佳治療手段,但濫用抗生素對症狀不一定有幫助,反而會讓細菌產生抗藥性,專家表示,台灣抗藥性細菌問題比10多年前嚴重許多,更因此讓不少患者死於可治之症,以公衛模型推算,若不採取相關手段應對,至2025年全台將有至少3萬3千人死於抗藥性細菌。


全球百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致死率增加超過六成



新冠疫情過後,濫用抗生素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具備抗藥性的超級細菌衝擊全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每年有將近500萬人因為抗藥性細菌而死,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也提到,台灣的抗藥性細菌比例近10年已攀升超過3倍,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黃建賢也說,感染抗藥性細菌也將使住院天數、治療成本雙雙成長40%,致死率至少增加62%。

為有效管理抗生素的使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政府明年預計投入2億元經費,透過「建立和發展國家抗生素管理協調機制」、「確保動物用、人用之抗生素源頭及流向管理」、「提高民眾及醫療專業人員認知」、「優化醫療照護感染預防和控制」、「推動抗生素抗藥性整合性共同監測與風險評估機制」等策略,強化管控國內的抗藥性問題。


抗生素吃多了會傷身?6成民眾用錯抗生素,常見迷思QA解惑



抗生素是很常見的治療手段,不過,大家對於抗生素的用法真的都正確嗎?事實上,抗生素濫用的問題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於民眾對抗生素的不了解,例如以為抗生素能夠治療所有疾病,只要有各種大病小痛就自己買抗生素來吃?或者是擔心抗生素有副作用、會傷身,所以最好有症狀才要吃、沒症狀就停吃?

今年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針對年輕族群進行抗生素認知調查測驗,結果發現有7成民眾自認了解抗生素使用時機和守則,卻有60%在使用抗生素的觀念上有誤,包括誤認抗生素等於消炎藥,或是有類似症狀就吃一樣的抗生素, 3成民眾更有不當用藥習慣,包含自行服用抗生素、症狀改善後就任意停藥等。

以上錯誤的抗生素使用習慣,除了延長治癒的時間,還會讓細菌產生抗藥性,讓抗生素失去效用。因此,如果要對抗所謂的抗藥性細菌,需要醫病共同合作,王復德建議服用抗生素謹記「四不一要」觀念,包括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及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達到治療的效果,避免抗生素濫用的問題。

而亞東醫院衛教資訊也整理出各種抗生素使用上的迷思:

抗生素使用迷思1. 抗生素是萬靈丹,什麼病菌都能殺死?


某些民眾對於抗生素往往會有「抗生素是萬靈丹」的錯誤觀念,想說這次生病的症狀跟上次一樣,就要求醫師開相同的抗生素,或自行購買抗生素使用,但這樣反而會造成身體的負擔、養大細菌的胃口,讓疾病沒辦法對症下藥。

抗生素使用迷思2. 抗生素會有副作用嗎?


通常抗生素是使用在預防全身感染,或是確定為細菌感染時的治療性使用上,雖然有些人剛開始用藥時會有輕微腹瀉,或是出現出現皮膚紅疹、局部紅腫熱痛等過敏反應,但凡是醫療人員或民眾在使用期間有發生不適並回報,都可以降低副作用的發生風險。

抗生素使用迷思3. 症狀好了就不要再吃抗生素了?


不少人會認為藥吃多了對身體沒有好處,所以吃了幾天、症狀有改善就自行停藥,但這樣做反倒會讓身體裡沒殺乾淨的細菌大軍「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使藥效難以發揮,導致抗藥性細菌的問題。

抗生素使用迷思4. 有症狀時再吃抗生素就好了?


今天有症狀今天吃、沒空或是忘了就不吃的錯誤服藥方式,很容易讓細菌產生抗藥性。在使用抗生素時,必須按照醫生處方定時定量服用,若間隔太近,藥物在血中濃度太高,容易導致副作用;間隔太遠則會造成血中藥物濃度不夠,對細菌的抵抗力減弱,讓細菌有機會反撲。

參考資料:
  1. 大醫院加護病房 超級細菌抗藥性逾7成
  2. 打破抗生素的用藥迷思-亞東紀念醫院 : 亞東院訊
  3. 國家級抗藥性計畫明年砸2億 力拚5年抗生素用量減5%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