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喝開水就能防中暑?錯!5種NG行為恐增中暑風險,手持小電扇也中

86,183 收藏1
七月的高溫和高濕度,走在路上感覺人都快「融化」!根據衛福部統計,光是7月已有超過550人因熱傷害就醫,最近台中有一名女子和朋友相約喝下午茶,沒想到中途突然昏迷,送醫發現體溫高達42度合併熱中暑,緊急搶救才救回一條命。


平時你如何預防熱傷害呢?可不是有喝水就可以,以下盤點幾種NG習慣,反而可能誤踩中暑地雷!

中暑NG習慣1:狂喝「白開水」小心忽略電解質失衡



夏天水分流失速度快,一定要記得補充水份,不過最近也有人在旅遊途中明明有喝水、卻還是中暑,後來發現原來是電解質失衡的緣故。

日本急診醫師谷口英喜擅長中暑及脫水症治療,他表示,大量流汗時鈉也會跟著排出體外,只有喝白開水的話,血液中鈉濃度偏低,身體為了調節電解質失衡的狀態,會讓口渴的感覺變得不明顯、同時增加排尿以利排出水分,但身體也因此更容易進入脫水狀態,中暑的風險也變高。

所以他認為,補足水分確實很重要,但如果長時間戶外活動、大量流汗的話,最好喝水同時也添加適量鹽份。例如常頂著豔陽工作的台電員工,防中暑法寶就是在水壺裡添加3~4顆酸梅,補水同時也能補到鹽分和礦物質,避免因大量流汗、電解質失衡而抽筋、中暑。


中暑NG習慣2:戶外大熱天「戴口罩、耳機」恐影響散熱



如果產熱速度大於散熱速度,也可能發生中暑。我們可以把大腦想像成「主機」,根據日本心血管外科教授天野篤的說法,如果大腦過熱,自律神經中樞會出現異常、沒辦法好好控制體溫、甚至無法發出命令提醒身體該補充水分。因此,從外部「冷卻」大腦就很重要了,但如果戴著口罩和耳機,就會讓鼻子及耳朵的冷卻機能受限。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過去也曾在臉書粉專發文提醒,氣溫35度以上如果需要戴上口罩,外出曝曬最好以30分鐘為限,且要是出現「心跳加速」或是「疲倦感增加」,要小心是中暑徵兆,建議盡速到蔭涼處休息、補充水分。

下一頁看看還有哪些NG習慣容易造成熱傷害!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