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白:血紅素使血液呈現紅色,缺鐵時則會讓血液顏色偏淡,因此缺鐵使得皮膚、嘴唇或下眼瞼內側會較為蒼白。在2003年於《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發表的研究中提到,鐵缺乏導致的缺鐵性貧血(IDA)越嚴重,臉色越蒼白。
湯匙狀指甲:在2023年於《West Texas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的研究中,提到湯匙狀指甲是長期和嚴重鐵缺乏貧血的已知後果。目前尚不清楚該病理機制,推測是由於末端缺氧,導致指甲下結締組織弱化所致。由於在已開發國家湯匙狀指甲的發生率較低,因此常將湯匙狀指甲作為貧血的表徵。
舌頭腫脹或潰瘍:在2016年由長庚醫院於《台灣醫學會雜誌》(JFMA)發表的研究中指出,鐵缺乏會提高患者85%的感染率,並出現多種口腔徵狀,如:角化性唇炎、萎縮性舌炎、及多種念珠菌感染。研究認為口腔黏膜改變伴隨口腔念珠菌感染,是鐵缺乏的敏感指標,在經由補充鐵,並加上抗真菌治療後即可改善。
皮膚乾燥、頭髮受損或掉髮:在2006年於《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發表的研究建議,在患有頭髮損失且鐵缺乏的患者中,補充鐵質可能有助於改善頭髮的健康狀況,雖然目前尚無足夠證據推薦,在所有脫髮患者中普遍篩查鐵缺乏。
頭痛、頭暈:在2020年於《Nutrients》的研究發現,鐵補充顯著改善了疲勞、睡眠品質,以及頭痛、頭暈和心悸等症狀的嚴重程度。
心悸:長時間缺鐵會讓心臟必須更努力輸出、將血液及氧氣送到全身,因而容易引發心臟問題。在2018年於《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發表的研究發現,鐵缺乏會通過降低線粒體功能來削弱心肌細胞的收縮力。因此鐵缺乏對心臟功能有負面影響,並使得心臟衰竭患者死亡率提升。
情緒低落:缺鐵性貧血可能和成人的憂鬱症有關,缺鐵的孕婦有更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2020年在《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Obstetrics & Gynecology》的回顧研究發現,缺鐵性貧血是導致憂鬱症的主要營養因素之一,特別是對於生育年齡的女性,鐵補充與憂鬱症嚴重程度之間存在相關性,貧血嚴重者與憂鬱症的嚴重程度也較高。
缺鐵性貧血讓人變胖又變笨?擺脫缺鐵危機怎麼吃?下一頁營養師公開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