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恐「年輕化」!3大高風險行為多留意
營養師李婉萍拍片分享,曾有一名39歲從事公關業的新手媽媽,因為工作關係需要維持身材,不僅剛生完小孩就立刻開始減肥,還因為工作繁忙、經常灌咖啡提神。不料,某次送小孩去保母家時,一不注意被嬰兒車壓到腳趾頭,竟然就造成「骨裂」,檢查後發現原來是骨質疏鬆造成!李婉萍營養師盤點「3大危險行為」,可能讓骨質疏鬆在年紀輕輕時就找上門。
- 肥胖、過度減肥:肥胖者內臟脂肪高、肌肉量低、骨質強度也較低,導致骨質疏鬆風險增加;過度減肥容易使蛋白質攝取不足,也讓身體的骨基質蛋白質合成不足,導致身體減少生成新的骨頭。此外,缺乏脂肪也會間接導致缺乏雌激素,使骨骼變得更脆弱,李婉萍營養師進一步說明,根據調查BMI<19也是骨鬆的高危險族群,因此過瘦民眾也需特別留意。
- 總是高油脂、高鹽份、愛喝飲料:攝取的鈉含量較多,會加速鈣質流失。愛喝飲料則有可能會大量攝取磷酸,影響鈣質的吸收,導致骨密度下降;若過量飲用咖啡,由於咖啡因會促進體內游離鈣的結合,也會增加鈣質流失。
特別要注意的成分是「磷酸鹽」,該物質普遍出現在各類加工食品、香腸、貢丸、調理雞胸肉、麵粉、麵條中。雖市售產品很少標示含磷量,但多會在成份中標示添加磷酸鹽,採購時可多加留意。 - 久坐缺乏運動:運動能增加骨細胞建造能力。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戴大為曾撰文解釋,「骨骼是用進廢退」,當骨細胞感受外來壓力時,就會減少破骨細胞吸收骨質、增加成骨細胞骨質生成;反之,若受力少、沒有負重刺激,骨骼結構就會較脆弱、骨頭也會較細。
(編輯推薦: 骨密度增加1.7!中年後防骨鬆,最高CP值動作練出好肌力)
此外,營養師李婉萍進一步提醒,若因疾病需求而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年輕人也有可能會加速鈣質流失而影響骨頭健康,務必經過專業諮詢、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從身體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骨鬆警訊?下一頁看看更多專家提醒與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