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衛福部近幾年的統計資料來看,最常出現非細菌性中毒的海鮮食品,是所謂的組織胺毒素中毒(Histamine Poisoning)。台灣四面環海,漁產豐富,不過夏季氣候炎熱,漁獲如果冰存不當,就有機會造成組織胺中毒風險。
這種中毒常發生於不新鮮的鮪魚、鯖魚、鰹魚等鯖科魚類,所以又稱為鯖科魚類中毒(scombroid food poisoning)。這些呈紡錘形「青皮紅肉」的深海魚,富含高營養價值魚油及動物蛋白質,成為許多家庭餐桌上的海鮮佳餚。但是若保存不當,這種魚體蛋白質中含量很多的組胺酸(histidine)就會被共生細菌的組胺酸去羧酶(histidine decarboxylase)作用生成組織胺。
一般超過攝氏16度,組胺酸就容易被細菌作用成組織胺,累積在魚體內。由於組織胺對熱非常安定,即使加熱也不易破壞,因此一旦生成,就不容易去除。而魚肉中含100mg以上的組織胺就會造成中毒現象;臨床顯示,只要吃下超過500mg/kg的組織胺,10~60分鐘就會產生中毒症狀,發作速度很快,而且症狀可能會延續兩天。常見症狀有皮膚潮紅、蕁麻疹、皮膚癢、腹部絞痛、腹瀉、視力模糊及疼痛等,比較少呼吸道症狀,尤其是呼吸衰竭。治療上可使用抗組織胺。
除了鯖科魚類之外,不新鮮的鬼頭刀、旗魚、秋刀魚、沙丁魚等也會發生組織胺中毒,不過臨床上較為少見,反而是另一種台灣很常見的食用魚─虱目魚(milkfish)容易造成組織胺中毒,飲食上還是必須留意。
除了海鮮之外,食物中毒也有可能來自植物,如發芽的馬鈴薯。茄科植物(如馬鈴薯)一般含有些微有毒生物鹼,而馬鈴薯所含的生物鹼主要成分為茄鹼(solanine)。吃下過量茄鹼可能會產生急性中毒,常見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毒潛伏期多在食用後2~24小時。
當然,生活中還有其他可能的毒素或毒物,當急診醫師面對這麼多病人的中毒意外時,必須在很短時間內找出可能的答案,想辦法讓嚴重中毒病人的生命徵象可以穩定下來,著實不容易。除了可尋求其他領域的專家幫忙鑑定外,也可致電北榮毒藥物諮詢中心24小時諮詢專線,與經驗豐富的醫師及諮詢師們共同協助醫治。
防毒小知識
- 若是吃到受細菌汙染的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 細菌等病原進入身體後需要時間增殖到一定數量,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通常不是以分鐘為單位產生症狀。
- 可能出現在食物中的生物毒素包含:
- 河豚毒
- 麻痺性貝毒
- 組織胺毒素
- 發芽馬鈴薯中的茄鹼
- 大花曼陀羅
- 姑婆芋
- 樹薯
- 綠褶菇
- 當疑似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除應盡速將患者送醫治療,並保留食用的食物與食材,或是病人嘔吐物,以便後續送驗確認。
- 確保用餐環境衛生、不隨便取用不知名食物,是預防食物中毒的不二法門。
本文摘自《然後,你就中毒了》/洪東榮(中國醫藥大學附醫毒物科主任)/創意市集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