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本土確診今年首例!感染傷寒桿菌症狀留意發燒腹瀉等8項

13,788 收藏0
今年首例本土傷寒案例出現!衛福部疾管署20日公布,一名患者在感染傷寒桿菌後出現嘔吐、腹瀉等腸胃炎症狀,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由於傷寒桿菌潛伏期間,患者還曾到北部漁港生食海鮮,目前疾管署進行疫調並已採集29人檢體送驗中。

傷寒今年本土首例!患者發病前曾至北部漁港生食海鮮



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病例為北部20多歲女性,2月2日時曾出現嘔吐、腹瀉症狀,雖有就醫並返家休養,但到11日仍腹瀉不止,才再次就醫,並於16日檢測出傷寒桿菌。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於疫報記者會說明,個案並無國外旅遊史,平時多在家用餐,但在傷寒桿菌的可能潛伏期間,曾與友人至北部漁港食用生蠔、生魚片,不排除是因為海鮮受傷寒桿菌汙染才染疫。

傷寒是什麼? 



疾管署指出,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潛伏期約為8~14天(可由3~60天不等)。傷寒屬於全球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病例,但多數發生於開發中國家,尤其在自來水不普及、環境衛生較差的地區,近年已開發國家因衛生設備改善,病例數即大幅減少。

不過,台灣仍偶有傷寒案例發生,根據疾管署統計,自2019年起,迄今累計傷寒確定病例49例,其中本土病例18例。境外移入的病例則為31例,多以印尼、柬埔寨等鄰近亞洲國家為主。

感染傷寒有什麼症狀?會傳染嗎?



一旦被傷寒桿菌感染,民眾可能會出現持續性發燒、頭痛、不適、厭食、腹痛、腹瀉、相對性心律減慢、軀幹出現紅疹等臨床症狀。

傷寒的傳染方式,主要是帶菌者的糞便、尿液汙染到食物或飲水,部分河床若受汙染,在該處生長的貝類也可能吸附病原體;有些以糞便當作肥料的地區,其水果、蔬菜也可能成為傳染媒介。

感染傷寒桿菌後一週到恢復期之間,都有可能傳染給他人,若傷寒患者未接受治療,約有10%患者可帶菌長達3個月,2~5%患者會變成慢性帶菌者。之後,帶菌者在處理食物時,沾有病菌的手部就可能汙染食品。

預防傷寒需要打疫苗嗎?如何預防被傷寒桿菌感染?



提到預防疾病,施打疫苗是提升人體對該疾病免疫力的最佳方式之一。不過疾管署說明,一般觀光、短期商務旅客感染傷寒的風險較低,注意飲食安全即可。除非已確定會前往較偏僻、衛生條件較差小型都市、村落等地點,則建議出國前至旅遊醫學門診向醫師諮詢,評估接種傷寒疫苗(施打後14天可產生免疫力,建議成人及2歲以上兒童施打)。

疾管署也對此呼籲民眾,須留意以下注意事項,以預防感染傷寒:

  • 勤洗手:飯前、便後、用餐前使用肥皂洗手。
  • 避免飲用生水:飲用水須加氯消毒或煮沸處理。
  • 吃熟食:甲殼類海鮮建議蒸煮10分鐘以上才食用,尤其沙拉、冷盤應特別謹慎。

參考資料:
  1. 本土傷寒今年首例 北部20多歲女曾到漁港生食海鮮
  2. 國內出現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確定病例,籲請民眾注意飲食及手部衛生.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3. 傷寒..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4. 傷寒及副傷寒
  5. 傷寒及副傷寒Q&A..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