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網紅醫師患子宮頸癌!被宣告「剩一年可活」
居原田麗在罹患子宮頸癌後,仍不斷地於社群分享抗癌歷程,為諸多粉絲、病友提供新資訊。她生前分享,在2020年發現子宮頸癌時,即便立即決定切除子宮、化療藥物治療,但2021年時癌細胞仍轉移至肝臟、淋巴,並出現癌性腹水等症狀,到了2023年時,又發現癌症轉移骨頭3處。
去年(2023)12月時她還發文,透露挺著病痛參加了大女兒幼兒園發表會,在看完表演後寫道:「我把女兒抱上輪椅,坐在我的膝蓋上,用力地擁抱她。我大哭了」,並透露接著終於要離開醫院,不過不是出院,而是轉院,不料這成為她最後一次的動態更新。離世消息傳出後,許多粉絲都相當不捨,紛紛到她的社群平台留言哀悼。
該不會是子宮頸癌?醫師親曝「4個罹癌前兆」成發現契機
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但早期卻難有徵兆與不適。居原田麗曾於部落格透露,其實最早在2019年9月時就偶爾會出現不正常出血狀況,雖有「該不會是子宮頸癌」的自覺,但因工作繁忙,到了11月才至婦產科就診,當時並未診斷出癌症。
到了2020年初時,居原田麗再度留意有白帶增多的跡象,2月時明明沒有感冒症狀,卻出現發燒,且排尿快結束時會出現有如膀胱炎般的疼痛。本以為得了膀胱炎而自行吃藥舒緩,不料和以往膀胱炎病程不同,吃藥後疼痛仍未消失,提起戒心至大醫院檢測後確診子宮頸癌。
總結來說,共有4個症狀現端倪,包含不正常出血、白帶異常增多、不明原因發燒、排尿疼痛。居原田麗以此呼籲「健檢」的重要與必要性,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即便健檢結果無異常,若自己對於身體異樣還是感到懷疑,最好再做其他檢查或至其他醫院就診,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子宮頸癌初期難察覺!發現「不正常出血」時癌細胞恐已擴散
子宮頸癌為列台灣女性癌症死亡率第8名,並與卵巢癌、子宮內膜癌並列三大常見婦科癌症。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子宮頸癌主要好發於35~45歲,若長期子宮頸有損傷、破皮、糜爛、發炎,也恐增子宮頸癌風險。
遺憾的是,子宮頸癌早期難透過不適症狀察覺,安南醫院產科主任周泰甫受媒體訪問說明,由於子宮頸癌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痛感,等發現陰道有不正常出血時,癌細胞恐已經侵犯到骨盆內部。其他的子宮頸癌潛在症狀則包括:
- 異常、不明原因陰道出血:如非經期、性交後、更年期後出血。
- 不停出現陰道分泌物:分泌物或出血顏色可能為淺色、淡紅色、咖啡色、血色,且分泌物可能會產生異味。
- 經血量變多、經期比平常久。
定期子宮抹片檢查、施打HPV疫苗,及早發現、預防7成子宮頸癌
由於子宮頸癌在癌細胞擴散至陰道、淋巴結、膀胱、腸道、肺、骨頭或肝臟等部位之前,身體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及早發現罹癌的可能性就相當重要。周泰甫醫師建議,民眾應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可早期偵測出子宮頸有無感染、發炎、異常細胞,及早預防癌症的發生。
研究也顯示,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降低60~90%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國健署目前有補助30歲以上婦女免費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符合資格的民眾只要攜帶健保卡、身份證,至健保特約醫院診所檢查即可。
另一方面,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HPV)密切相關,當健康的子宮頸細胞受病毒影響,就恐出現化生不良,變化為子宮頸癌,國健署也建議民眾接踵HPV疫苗,即能有效預防至少7成的子宮頸癌。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