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健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2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7.3%,但自知率僅有67.9%,表示仍有3成民眾不自知有高血壓。當氣溫驟降、天氣濕冷時,血管也會跟著收縮,更容易提升血壓,讓心肌梗塞、中風急性發作風險大增。
國健署提醒,民眾應維持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定期量測血壓,做好三高的管理與控制等4大健康習慣,並密切留意保暖措施。不過,有2大NG抗寒、取暖行為恐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
保暖NG動作1:喝酒暖身;熱巧克力保暖佳,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風
因酒精下肚後身體會發熱,許多民眾因此認為在冬季喝酒是不錯的保暖方式。國健署對此解釋,酒精會讓皮膚微血管擴張,因而會讓人有感到暖意的錯覺,實際上,血液反而會因此離開各器官,讓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下降,在外喝酒、宿醉時則更危險。
喝什麼取暖較好呢?日本TBS電視台節目《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暫譯)曾邀請6名受手腳冰冷問題所苦的女性,對熱飲進行實測,結果發現,每種飲品在飲用4分鐘後都能讓體溫提升近1度,暖身效果維持最久的飲品,依序為:熱巧克力、紅茶、薑茶、甘酒、綠茶。
日本國立健康營養研究所臨床營養部長、醫學博士板倉弘重解釋,可可能保暖、促進血液流動,並有消除疲勞、抑制動脈硬化、改善血壓、活化腦神經細胞等多種健康功效。
營養師趙函穎曾受媒體訪問建議,除了喝純熱巧克力外,也可將可可搭配牛奶一起沖泡,可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疾病與中風。不過,一杯約375ml的熱巧克力熱量約180大卡,建議民眾每天適量喝2杯即可,避免過量飲用,反增肥胖風險。
保暖NG動作2:暖暖包等保暖用品反造成低溫燙傷
許多民眾喜歡透暖暖包、電毯等保暖小物禦寒,不過國健署提醒,長者、嬰幼兒等不易用語言表達的族群,與中風無力動彈、因糖尿病導致末梢神經感覺較遲鈍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若長時間接觸隨身保暖用品,恐因此造成「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就如同「溫水煮青蛙」,雖然當下並不會立刻感到有如被高溫物品燙傷的疼痛,但同部位接觸熱源時間太長,後續仍可能造成腫脹、刺痛、發紅、皮膚脫皮、起水泡等傷勢。
新光醫健康管理部醫療副主任柳朋馳曾受媒體訪問提醒,只要長時間接觸40度以上熱源,就有低溫燙傷風險,須特別留意暖暖包、熱水袋、電熱毯、加熱馬桶座、電暖爐、充電手機等物,除了溫度調節不宜過高外,暖暖包等保暖用品也應每20分鐘更換保暖位置。國健署則建議,使用隨身保暖用品時,要在外層包一層布或毛巾,以免造成低溫燙傷。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