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亂跳,容易失智
心房顫動(常見的心律不整),是一種可能增加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風險的疾病。研究發現,心房顫動患者,中風風險是正常人的3至5倍,而心房顫動患者,出現隱形中風的普及率約為正常心律族群的2倍。無論是有症狀的中風或隱形中風,都會增加失智症和認知障礙的風險。
A.英國研究
英國一項大型研究將心律異常不整會與認知能力下降聯繫在一起,這也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示常見心臟病與失智症風險之間,存在有顯著相關性的最新進展。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的研究人員調查了英國430萬人的基本電子健康記錄,確定了233833名患有常見心房顫動(AF)心臟病的人和233747名無房顫的人。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新診斷出患有心房顫動(AF)心臟病患者,如果未接受治療,得到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的可能性增加了45%。
B.鹿特丹研究(ERGO)
早在1997年,荷蘭人的研究已經發現心房顫動患者,會有2倍以上(2.3x)得到阿茲海默失智的風險,也有近2倍(1.7x)易有認知障礙問題。尤其是那些阿茲海默症又合併腦血管疾病的人最明顯有強烈的風險關係。
C.為何心律不整易的心臟疾病患者,會較易失智?
AF 會使中風風險增加 4-5 倍,而中風以及腦灌注不足、腦血管微出血和腦發炎,這些機制,已被證明是 AF 引起失智症的主要原因。
1.血栓問題
- (a) 由於心律不整,容易引發血栓形成(Prothrombin state) 和發炎反應(Pro inflammatory states),使得我們腦袋易有細微的血栓現象。
- (b) MRI的影像表現的就是:微小腦血管栓塞、大腦容積減少、白質部分亮眼呈現(hyper intense)。
2.灌流問題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表現為心臟跳動過慢、過快或不規則。其根本原因是心房的協調不規則,進而影響血液流向下腔(心室)的輸出量。
- (a) 由於心律不整,導致左心室收縮功能受損,心臟血流輸出量不足、易導致腦部血管灌流不足。長期下來,會引發隱藏式腦血管細微的阻塞。
- (b) MRI的影像表現的就是:海馬區域明顯灌流不足、大腦容量減少和白質部分,也會呈現亮眼呈現(hyper intense)。
D.如何預防和治療心房顫動(AF)心臟病併發失智症?
1.積極控制AF
AF是心房顫動的簡稱,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會導致心臟跳動不規則。AF是失智症的危險因素,因此積極控制AF,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
積極控制AF的方法包括:
研究人員發現,接受了毛地黃(digoxin)、口服抗凝劑(anticoagulant)和胺碘酮(amiodarone)治療的心房顫動患者,認知失調風險並不比沒有心房顫動的患者高。這些發現突顯了心房顫動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
- (a)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抗凝血藥物、心律調節藥物等。
- (b)手術治療: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如射頻消融術、迷走神經刺激術等。
2.控制AF的危險因素
AF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等。控制這些危險因素,可以降低患AF的風險,從而降低失智症風險。
3.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降低失智症風險,包括:
- (a)規律運動:每週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
- (b)健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豆類等健康食物,少吃紅肉、加工食品等不健康食物。
- (c)戒菸:吸煙會增加患失智症的風險,因此戒菸很重要。
- (d)控制體重:肥胖會增加患失智症的風險,因此控制體重也很重要。
4.定期檢查
如果您有AF,需要定期檢查,以監測病情和預防併發症。定期檢查可以包括:
- (a)心臟檢查:包括心電圖、超音波心動圖等。
- (b)血液檢查:包括血壓、血糖、血脂等。
- (c)認知功能檢查:如果您有失智症的風險因素,需要定期進行認知功能檢查。
參考資料:
-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 in Atrial Fibrillation (jacc.org)
- (Our study showed that AF was associated with a 45% increase on the risk of MCI.)
- 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full/10.1161/01.str.28.2.316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568548/
- (AF receiving digoxin, anticoagulant, and amiodarone treatment did not experience an increased risk of MCI)
JACC Adv . Oct 25, 2023. Epublished DOI: 10.1016/j.jacadv.2023.100655
本文獲得黃軒醫師授權刊載 黃軒醫師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