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是身體給的健康報告書!累過頭、常熬夜難怪這些浮腫都消不掉

21,338 收藏0
【早安健康/褚柏菁(全真中醫診所總院長)】

上半身浮腫—缺乏運動的人容易肺氣虛



中醫認為肺為人體「水之上源」。體內水液的循環代謝,肺是第一個處理系統,肺通調水道透過兩種功能來執行,一種是肺的「宣發」功能,由肺氣協調推動水液向外到達皮膚毛孔,執行排汗作用及潤膚功能;另一種是肺的「肅降」功能,肺氣推動水液向下行到膀胱,由腎臟協同進行最後的氣化功能,再將水液提煉成精氣,散布到全身各處及五臟經脈,肺氣的宣發跟肅降出現問題,會導致痰濕水液停留在肺部或是體表。

受到低溫或是寒涼食物的影響,寒飲或是痰液累積在肺中,肺的肅降功能受阻,會出現胸口悶、呼吸喘促、咳嗽多痰的症狀,有時候氣管緊縮,一咳就咳不停,甚至咳到嘔吐,嚴重者會引發氣喘,造成呼吸困難。肺的宣發功能,需要毛孔的調節功能順暢,所以盡量不要整天待在冷氣房,適度運動讓毛孔能夠順暢地排泄汗液,潤澤皮膚,維持毛孔的調節能力,減少在體內堆積水濕。

肺氣是如何被耗損的呢?過度勞累、說很多話、過度流汗、中暑熱、感冒後遺症、久咳、缺乏運動、先天體虛、大病過後等因素都會造成肺氣虛。肺氣虛的人動了就喘,呼吸氣短,痰液清稀,說話無力,疲倦,面色白,畏風自汗等症狀,肺氣虛的水腫以上半身為主,多表現臉部浮腫或是手部水腫。

腹部脂肪肥厚—思慮過度、甜食控的人容易脾虛生濕



脾胃負責消化吃進來的食物,胃先受納食物,脾則負責分泌各種消化液,經過脾的運化,將營養物質送到其他臟腑去做分化。中醫說脾喜燥惡濕,正常狀況下,脾可以將體內的水濕正常代謝掉,但如果攝取進來的食物超過脾胃能夠消化的程度,就會在身體累積許多痰濕、水液。濕氣重的症狀如頭昏、頭重、身體四肢沉重、肌肉痠痛、關節屈伸不利、胸悶、腸胃脹、噁心想吐、大便軟或水瀉、舌苔厚膩等。

飲食精緻、過食寒涼、過度飲水



脾虛是如何造成的呢? 脾為後天之本,脾主消化,所以脾氣虛的病因跟飲食習慣有直接的關聯。思傷脾,所以憂愁思慮過度也會損傷脾土,先天脾胃虛弱或是脾胃慢性發炎都會因引起脾氣虛。

嚴重的脾氣虛會進一步發展成脾陽虛,冰冷寒涼食物甚至是寒涼的藥物吃太多,都會損傷脾陽,產生胃寒症狀或是中氣下陷,出現慢性腹瀉、女性月經崩漏、胃下垂、子宮脫垂等症狀。

脾氣虛的人腹部脂肪多鬆軟肥厚,嚴重者腹部水腫,常常有腹脹或是胃酸逆流等症狀。

如何避免脾濕?



1. 飲料不能取代水:身體內的液體包括血液、淋巴液、組織液、汗液、尿液等,體液總量約為體重的六○至七○%,喝水是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如果喝過多冰冷飲料,甚至經常以飲料代替水喝,會造成體溫降低,增加代謝廢物的滯留,降低全身的血液循環,體內水液滯留就會造成下肢及臉部浮腫,甚至全身性水腫。

2. 使用除濕機:濕邪有重濁、黏滯、趨下的特點,身處環境濕度大於六○%以上,容易出現疲倦、想睡覺、流汗黏膩、身體沉重乏力等症狀,使用除濕機將環境的濕度控制在五○到六○%,是人體較舒適的濕度。身體長期處在濕氣過重的環境,水分無法順利排出,體內脂肪和糖分也無法完全被燃燒,會囤積慢慢形成肥胖。

心情鬱悶、睡眠不足,身體會怎麼呈現浮腫呢?下一頁看看中醫師的更多解說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