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膽囊長息肉一定要切除嗎?醫師:這種息肉80%與癌變有關!

57,853 收藏0
【早安健康/黃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息肉是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贅生物,是一種良性腫瘤;但是,其中「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如果不及時切除,有可能逐漸演變為癌症。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發展為癌症,大多數息肉是良性的,對人體沒有危害,只需要定期觀察和復查。

長在哪邊的息肉容易引發癌症?要如何進行治療呢?



身體很多部位,只要有黏膜的地方,就有可能長出息肉,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子宮、鼻腔內、口腔內…」等。而在腸胃道內膜中,胃息肉肉、大腸息肉、膽囊息肉最常見:

1.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與胃息肉非常相似,主要分為發炎性息肉與腺瘤性息肉兩種。

大腸發炎性息肉通常不易發生癌變,大腸瘤性息肉發生癌變的風險相對較高,據相關數據顯示,大約有80%至95%的大腸癌都是因大腸息肉發生惡變所引起。

即使是比較安全的發炎性的息肉,在反覆發炎刺激下,息肉也會繼續增大,有些可能最後也會發展為腺瘤性息肉,引發大腸癌的風險。

因此,一旦發現大腸有息肉,我們仍需要盡快將其切除,杜絕後患。

  • (a) 直徑在2cm以下的大腸息肉: 可以通過大腸鏡的方式進行切除,然後再做病理分析;
  • (b) 直徑2cm以上的大腸息肉: 通常要先鉗取部分組織進行活體切片,如果有出現癌變,就需要通過腹腔鏡將部分腸段進行切除。

2.胃息肉



通常在胃鏡檢查中大概會有1%至5%的患者長有胃息肉,其中有80%只是屬於發炎性或增生性的息肉而已,和大腸息肉比較,這類息肉比較安全,癌變率只有0%至5%。

而剩下約20%,是為腺瘤性息肉,這類息肉就比較危險,有25%至50%,仍然出現癌變的可能。

  • (a)對於直徑在1cm以下胃息肉,可以通過胃鏡檢查時,直接用切片及用鉗進行切除,也可以暫時不處理,每年定期做一次胃鏡檢查。
  • (b)對於直徑在1cm至2cm的胃息肉: 也可以通過胃鏡進行微創切除,大多數不會發生癌變,不必太過擔心
  • (c) 對於直徑大於2cm的胃息肉: 不管什麼類型、數量、有蒂無蒂,都一定要切除,這種也是可以通過胃鏡來進行手術。
  • (d)如果有胃出血、癌變的息肉: 也一定要盡快切除,因為癌變組織可能會深入到粘膜下層,防止留下隱患,通常要選擇腹腔鏡的方式來進行胃部切除。

3. 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發生率約5%左右,大多數是良性的。膽囊息肉大致可分成四種,包括:

  • 膽固醇堆積息肉
  • 膽囊炎性息肉
  • 膽囊腺瘤
  • 膽囊腺肌瘤
後三者, 有惡性癌變的風險。

  • (a) 如果是多發性、生長緩慢、基底小於1公分的息肉,多半會被認為是膽固醇息肉,只需要每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即可。
  • (b) 如果2年之內息肉沒有增大,則可以延長複檢的時間。
  • (c) 如果膽囊息肉出現以下4種情況,則必須高度警惕可能會出現癌變:
    • 單發的息肉
    • 息肉直徑大於1公分
    • 1年內有增大的狀況
    • 有膽囊症狀,或是有膽囊癌家族史的患者
  • (d) 如果是有症狀的膽囊息肉,無論大小一律建議手術切除。
  • (e) 如果是屬於無症狀的息肉,而直徑大於1公分,也是建議切除較為安全。

息肉不一定會癌變,但不可輕忽!如何預防息肉發生?下一頁醫師點出5大關鍵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