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甲狀腺警訊!從5個出汗部位,看身體哪裡亮紅燈

278,207 收藏7
【早安健康/吳文哲報導】流汗是人體調節體溫、排泄的正常機制,但過量形成「多汗症」不只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甚至暗示身體健康已經開始出狀況。包含流汗的位置、時間等,韓國中醫師朴美京(박미경,音譯)表示,多汗症並不是人人都一樣,藉由分辨不同的特徵,也可以將它視為警訊,用來辨別身體出問題的部位,與必須調整的方向。

多汗症是健康警訊 時間、出汗位置都是重點



「流汗指的是人體從汗腺排出水分及鹽分、氮、鈉等老廢物質,過程中藉由水分的蒸發,也能夠帶走周圍的熱量,進而達到讓體溫恢復到正常範圍的效果。」朴醫師解釋,流汗並不是人的意志能夠控制,而是像呼吸、脈搏等,必須透過自律神經自動調節。此外,汗液是經過汗腺過濾血液而形成,中醫甚至有「汗血同源」的說法,而血液則是「心之液」,因此認為只要藉由汗水,就能夠看出心血管機能與皮膚狀態如何。

雖然多汗症已經不是太罕見的疾病,但朴醫師表示,包含流汗的狀態與部位,都是值得注意的重點,不同的特徵也可能代表身體特定部位已經開始出現問題。

白天晚上出汗是不同種「虛」!吃飯爆汗當心體內濕熱聚積



首先可以注意流汗的時間點。朴醫師引述中醫「氣虛自汗、陰虛盜汗」的說法解釋,在白天容易流汗且感覺疲憊的情況,就是因為氣虛而引發的「自汗」;如果是睡到一半冒冷汗,但醒來卻又會恢復正常,則是屬於陰氣與津液不足導致的「盜汗」。翰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周宗翰曾撰文建議,氣虛自汗的人,平時可以用補中益氣湯、玉屏風散,幫助補氣、固表止汗;殷墟盜汗的人則要少吃辛辣燥熱食物與酒,並多吃新鮮蔬菜、喝花草茶,來改善盜汗不適。

此外,有些人平常吃飯即使食物不辣、不燙也特別容易流汗,甚至吃完飯就像淋過雨一樣全身溼答答,這類的多汗症則被稱為「食汗」。朴醫師表示,這類症狀通常源自於體內的食物積滯不消,日久形成「食積」與「痰濕」,並且讓腸胃中的熱氣無法正常排出,一直往上竄導致流汗出現:「如果有這樣的症狀,則應該避免過度精緻的飲食,同時也要少喝酒,肥胖者也應該減重,並且嘗試將體內的濕氣與熱氣排除。」

特定部位愛出汗?頭部、手腳、背部出汗意義大不同



在部位方面,如果是頭部特別容易流汗、甚至頭髮濕得像剛洗完頭,常是因為體內的熱氣全部往上竄導致。朴醫師解釋,身體「上熱下寒」的狀況,會讓頭部發熱發紅、腹部較為冰冷,這類情況在荷爾蒙劇烈變化的更年期族群更常出現;至於年輕患者,則較常因為鼻炎或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熱氣無法透過呼吸排除,進而出現頭汗症狀。而頭部附近的熱氣滯留,也容易伴隨發疹、皮膚炎、掉髮等症狀。

有些人是腋下、手腳特別容易流汗,朴醫師認為這類流汗源自於交感神經亢進。以中醫的角度來說,腋下是心臟經絡會經過的部位,過程中若是心臟的熱氣持續累積在此處,就會導致容易流汗:「而手腳容易流汗,一般也會伴隨手腳冰冷的症狀,通常會出現在比較容易緊張或處於高度壓力的人身上,同時因為副交感神經受到抑制,消化能力也會變差。」

至於背部、後頸、脊椎容易流汗,則代表氣血比較虛,睡覺時也會更容易出現「盜汗」的情況。朴醫師表示,這類民眾則應該特別注意否有慢性病、糖尿病、肺結核、甲狀腺異常等疾病的徵兆出現:「如果是更年期的民眾,頸部經常會出汗,就代表應該要好好補一下身體,並且避免過度運動,嘗試讓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

如果是大腿內側或腿部等下肢容易流汗,甚至會引發私密處癢感,則是因為陽氣不足導致,尤其是男性則可能伴隨生殖能力的問題。「就像是深陷在霧氣當中,這樣的症狀代表人體的陽氣循環機能下降,導致濕氣滯留在下體。」朴醫師解釋,這類民眾因為腳容易流汗,容易產生異味:「為了能夠補足陽氣,會建議多吃栗子、薏仁等,能夠幫助去除濕氣的藥材,或者是借助中醫幫助補足陽氣。」

最後,有些人流汗並不是左右對稱,而是有一邊特別容易流汗,這種「偏汗」則可能是因為腦中風、腫瘤或神經損傷,導致汗腺無法正常作用。尤其是原本沒有任何問題,卻突然出現「偏汗」的患者,朴醫師也建議先就醫進行檢查,確認神經系統是否有問題。

預防多汗症 維持健康生活最關鍵



儘管「多汗症」的因素很複雜,但朴醫師總結,若是想要避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像規律的生活、適時紓壓、充分運動與水分攝取等,能夠幫助維持身體健康的習慣:「汗水是由自律神經來調節,因此必須要讓自律神經正常運作,才能夠讓流汗也能夠正常。」

參考資料:
  1. 머리부터 발까지! 땀나는 부위로 알아보는 내 몸 상태
  2. 流汗的好處 撰文/蔡呈芳(臺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3. 血證論卷三 » 汗血
  4. 容易流汗正常嗎?醫曝異常警訊:甲亢、濕氣太重都可能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