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出門在外, 依然能吃得營養又健康?
我常被許多人問:「你常住哪裡?」我都回覆:「我常住酒店。」這幾年,一年之中有 9 個月經常在各地巡講,那麼我如何在外出用餐時,還能吃得健康?
我的旅行包這樣準備:
出遠門時,很有必要做好吃的準備。這可以幫你保證最基本的營養需求,避免不健康的食物,並省去很多覓食的時間。
我一般不吃酒店的早餐。一方面酒店的食物不一定健康安全;另一方面早餐時需要攝入一些每天必須的營養物質,這些在外面吃不到。建昌中醫院的郭老師幫我準備了 80% 生亞麻籽和 20% 粗雜糧混合製成的亞麻籽粉。早晨起來燒一壺開水,泡 1 至 2 勺亞麻籽粉就可以當我的早餐了。隨之服下的還有維生素 B12 和維生素 D(如果預計當天曬不到太陽)。
一般我還隨身帶一點綜合維他命。雖然不常吃,但是在需要熬夜或吃不到蔬菜水果的情況下,偶爾補充一顆是有幫助的。
除了以上特製的早餐粉,我還會帶一些代餐的雜糧粉。代餐粉很方便攜帶,即使沒有合適的東西吃,有開水就餓不著了。市面上的品牌很多,選擇那些沒有動物成分、脂肪較低、以(有機)雜糧為核心的產品。
隨身帶一餐量的水果。這樣在沒有可吃的食物時,首選用水果代餐。有時還備上幾袋堅果(20 克裝,生的最好),以備不時之需。(糖尿病患或減肥者不要吃)植物配方的能量棒也可以作為零食。
為了吃水果方便,我的旅行包裡必備一只長把削皮刀。這樣在沒有水的情況下,把皮削了就可以吃了,很方便。一次爬山下來,路邊買到桃子, 幾個人就地刮皮開吃,引來很多羨慕的目光!有了削皮刀,在沒有蔬食餐廳時,到水果攤或超市就可以解決問題。注意在搭乘飛機時有可能隨身攜帶的削皮刀會被沒收,所以保險起見,隨行李托運。
葡萄、櫻桃等水果不能削皮。因為鹼水浸泡去農殘的效果最好,所以最近我的包裡又加了一小袋小蘇打。
我隨身還攜帶一小噴瓶環保酵素,用來清潔空氣,濕潤皮膚,或者處理傷口。小蘇打用光了也可以暫時替代,去除農藥殘留。
背包裡一直有一個約 250 毫升的搪瓷杯,可以用它沖泡代餐粉,也可以用它喝茶。一杯兩用,體積不大,很方便。
不銹鋼湯匙也是必備的餐具,除了吃早餐,也可以用它挖西瓜吃。餐巾紙以外,隨身帶一小瓶消毒酒精膠或幾片濕紙巾,這樣沒有條件的時候也可以把手擦淨。
雖然市面上有幾款便攜式攪拌機,但是因為體積太大,目前還沒有攜
帶。
我這樣挑選食物
我外出挑選食物會以蔬果豆穀為核心。在購買或接受一份食物之前, 一定要仔細閱讀配料表和營養成分。
要熟記常見的動物成分,如明膠/膠原蛋白、肉粉、乳清蛋白、動物油、甲殼素、凝乳蛋白酶等。不標明植物來源的卵磷脂、乳化劑、鈣粉、起酥油、香辛料、硬脂酸鎂等都可能來自動物。
氫化植物油和棕櫚油都是有害的植物成分,有時廠家把它們標示為「精製植物油」。
很多食品添加劑都對身體有害。一般來說,如果食物以外的添加成分超過 3 種,就要高度警惕,考慮是不是需要吃它了。
營養成分表主要看膽固醇、脂肪、熱量、糖和鹽的含量。純植物性食物不含膽固醇,所以膽固醇含量如果 >0,就一定有動物成分。
一般來說,每餐不要攝入標示量超過 3 克的脂肪。因為我們吃的很多食物沒有標示,實際攝入的脂肪要比知道的多出不少。
糖儘量不攝入;鹽每天不要超過 6 克,甚至更少。
如果包裝沒有標籤,就當它不合格。這樣比較保險,因為有些食品有動物成分我們無法透過感官分辨。
如果食物有異味,就不要吃了。黃麴黴素是一級致癌物。
乘飛機前可以電話訂餐。如果沒有預訂,我也會問一下有沒有蔬食餐,一般航班都會多準備一套蔬食餐。更重要的是,唯有我們蔬食者都主動提出這個需求,航空公司才可能重視起來。希望不遠的將來,蔬食將成為不需要預訂的常規餐之一。
到餐廳用餐的提醒
尋找附近的蔬食餐廳,我一般用 google 地圖,但是其他地圖軟體以及蔬食網路社群,或者比如中國的蔬食雷達和外國的 Happy Cow 都有更專業的指南。
去蔬食餐廳前最好事先打電話確認該餐廳是否營業,以避免白跑一趟。餐廳用餐事先要有明確的底線。我的底線是純素食(無動物成分)。特殊情況,不得已,油大的食物也會吃一點,但是這種情況很少。所以我會儘量到蔬食餐廳用餐。點菜時,要具體到不吃什麼,而不是簡單的「純素」,因為每個人對於這個詞的理解是不同的。不得已需要在非素餐廳用餐時,我一般不吃生的菜,因為不知道在製備時葷素是否分開。如果沒有分開,存在寄生蟲卵的風險。
最好讓餐廳無油烹飪。如果廚師不會做,可以點蒸菜或燙菜,配上鹽或醋就可以了。如果所有菜的油都很大,可以用開水涮一下再吃。
如果是在員工/學校餐廳用餐,因為成本問題,現在很多員工/學校餐廳都承包出去了,有些朋友在那裡根本吃不到營養全面的素菜。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提建議開蔬食窗口,反覆提出需求,才會有結果。
同時可以暫時自帶餐食,或者準備電熱炊具自己做飯。比如,可以準備一個輕便的電鍋煮熟穀類和豆類;配上沙拉就可以滿足一天蔬果豆穀的營養需求。
聚會的提醒
不必要的社交也是一種自我傷害,要儘量避免。參加必要的社交時要堅持底線,避免吃有傷害的食物。預先準備好一套話術,應對預期的勸吃。比如:「我在執行一個減肥計畫,不能吃 abc……」多半情況,朋友會理解並支持你的。
如果你剛剛開始健康蔬食,還不夠堅定,就不要太高調,引來不必要的關注。即使所有食物都不能吃,也可以放兩片在盤子裡,多說話,喝茶水。當人家看到你的嘴巴在動時,就不會注意你吃不吃了。
當你已經透過健康飲食成功地逆轉了自己的問題,這時的對話就可以變成:「我在執行一個減肥計畫,並且已經獲得了很大的利益……」這時我們分享的機會就來了。
萬一在聚會時吃了不健康的食物,比如炒菜油放太多(我時常遇到), 聚會後要學會自我調整,透過更嚴格的飲食管理,甚至斷食一下,彌補過來。家庭聚會時可以預先和主人打個招呼,說明自己的飲食偏好。這樣主人會有所準備。也可以自告奮勇貢獻一道菜,這樣到時就不會沒吃的了。
不管是出遠門還是在家附近用餐,外出吃飯都是開拓視野,提高適應能力的機會。學會管理自己,我們就會從這些機會中學到很多東西。在外出用餐的過程中,豐富我們的食譜和生活,比如發現新的健康食材,或者新的烹飪方法,或者一家又好吃又健康的蔬食餐廳。
本文摘自《非藥而癒》/徐嘉(美國責任醫師協會營養學專家、北京大學生物物理學學士)/原水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