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消防署2022年的統計,近5年來平均每年都有約902人溺水,其中有536人已身亡、25人下落不明,且事故發生地點多在溪河中,佔44%之多。中華游泳救生協會秘書長王英州提醒,下水前除了要遵守當地的警戒線規範外,也要觀察水流速度、清澈度和水面漂浮物的數量,如果發現有起霧、落葉變多與水色混濁的話,就可能是天氣即將變壞的前兆,應立刻離開溪流旁。
危險水域1:石頭交疊處底下易有「水洞」誤入恐難以掙脫
去年台中一名女子和友人組隊到南投縣沙里仙溪戲水,途中卻失足落水,當警義消接獲消息抵達現場時,發現該名女子的落水點是一處水下開口,也就是所謂的「水洞」,最後警消使用大水管將水道引流,才順利使用鐵勾救起落水女子。
水洞到底是什麼?得勝者文教地科老師蕭凱鴻指出,當溪流中有許多石頭相互交疊,就會形成一些小小的通道,而當溪水從寬敞的水域流入縫隙較小的通道中,就會因為產生阻力,出現螺旋狀的漩渦,這時候只要我們被這股水流捲走,就很可能會被卡進石頭間的縫隙,靜態水域救生員鄧哥也曾表示,倘若被吸入水洞中,溺斃的危險指數高達90%。
除了下水前盡量多觀察水面上是否有明顯的漩渦外,也要避免靠近有大量石頭堆疊的區域。如果真的不慎被水洞吸入,身邊又沒有其他人能幫忙的話,新北消防局建議民眾一定要想辦法保持面部朝上、雙臂緊縮,並讓雙腳呈現微彎的狀況、眼看下游處,才有機會被水流自然帶出。
危險水域2:跌進「深潭」恐面臨暗流、陡坡和低溫危機
今年六月,桃園市復興區宇內溪上游深潭,就有7名大溪國中的畢業生不慎溺水,其中3名學生送醫後宣告不治,僅2人成功脫困。據調查,該地點是全年禁止戲水的區域,提醒民眾不要在未開放的區域戲水,以免賠上性命安全。
深潭在台灣的溪流環境中相當常見,且通常四周不是有峭壁就是綠蔭,優美的景色成為許多遊客的首選,但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文亮就曾撰文分析,深潭下有許多暗流,也因為坡度下陡,故走下去容易、上來難,且深潭的潭底水溫通常會低於水面2至3℃,若誤入容易失溫、游泳乏力,再加上周邊岩石眾多,跌入深潭輕則撞到流血受傷,重則昏迷溺斃。
由於深潭表面平靜,許多人往往不會注意到它的危險性,其中遊客最愛的大豹溪,就有10多處深達2公尺的深潭,為落實防溺,新北市消防局以漁業用浮球、六分鋼筋等材料打造紅色的「深潭浮球」,並呼籲民眾在有救生員進駐且有拉警戒繩的水域戲水,同時謹記看到封鎖線時停下腳步、看到紅色浮球遠離深水,以及聽從消防員廣播勸導。
救生員、戶外安全推廣協會特約講師張景泓提醒,落入深潭時應「順著水流方向」,雙腳先朝下踢一次蛙腳、雙手大字張開往下推水,爭取讓身體上浮的機會,通常不用3秒人就能夠浮出水面,並且避免逆流而上、爬石頭回到地面,容易消耗大量體力。
危險水域3:一掉進「翻滾流」就容易受困!這兩種地方最容易遇到
最後就是名為「翻滾流」的自然現象,據台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災手冊的介紹,當溪流經過瞬間落差的地形時,水流從最底下流出、上面的空氣則會被水流捲入,便會形成一道不斷翻滾的水流,當我們不小心進入翻滾流中,便會卡在其中不斷翻滾,造成受困和傷亡的現象,最常出現在攔砂壩和瀑布落下處,也是許多人去溪邊遊玩的熱門景點。
要是被捲進翻滾流中,教育部體育署建議民眾第一時間要想辦法潛到水底,並且讓身體緊貼溪床,並朝著下游方向用平潛的方式前進,如此就能游出翻滾流,增加逃出生天的機會。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