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醫自曝罹高血壓「沒想這麼早!」常外食、愛甜食等5類人是高危險群

57,076 收藏0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醫師幫患者排除身體上的疑難雜症,但是往往也難逃病痛。馨蕙馨醫院胃腸肝膽內視鏡中心主任吳宗勤於臉書專頁分享,自己一開始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時以為自己是中暑,直到摸了自己的手腕動脈,並量血壓後,才發現自己竟成了高血壓一族,已做好長期吃藥的心理準備。他特別以自己的親身例子,提醒民眾,高血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千萬不要輕忽日常生活對血壓的影響。

醫師竟也高血壓!頭暈、頭痛是發現契機



吳宗勤醫師分享,自己因為覺得身體不適,觸摸自己手腕動脈時,發現是多見於高血壓的弦脈,量血壓後,一看收縮壓已超過160mmHg(台灣目前高血壓標準為130/80mmHg),原以為是病痛造成的高血壓,決定先吃止痛藥、洗澡,但血壓始終降不下來。由於他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研判自己應已罹患高血壓。

他指出,會先透過藥物控制住,再透過改善生活習慣、擬定運動計畫、減重,待血壓回到正常值,才能慢慢減藥,即便不能完全不吃藥,但延緩疾病病程是最終目標。

台灣成人高血壓比例高達26.8%!有不適症狀表示心血管已受傷



高血壓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卻因初期毫無症狀常被民眾忽略。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6.8%,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而近年高血壓有年輕化的趨勢,20~39歲的盛行率達6.52%,比前一次調查提高了0.77%。

吳宗勤醫師提醒,很多人都在有症狀時才驚覺自己有高血壓,最常見的症狀是頭暈、頭痛、心悸;嚴重病患則可能胸悶、胸痛、失眠、臉部潮紅、呼吸不順,並影響心血管、腦血管、肝臟、腎臟等器官,而高血壓也是腎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當出現臨床的不適症狀,通常代表高血壓已持續一段時間,讓心血管系統受傷而引發。若高血壓患者同時還有高膽固醇,或罹患高血脂症,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會增加一倍。

定期測量及早發現高血壓!醫:5危險族群別悔不當初



高血壓初期沒有特別感覺,衛福部因此提醒,民眾需透過「定期測量」才能掌握自身血壓狀況。吳宗勤醫師撰文指出,不要以為高血壓患者只有高齡者,年輕人的高血壓更容易被忽略,若是外食族、體重超標,或喜歡高油、高鹽、甜食等5大族群,即是高血壓危險族群,若不及早發現,等到出問題就會悔不當初。

吳宗勤醫師建議,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病史的民眾可在30歲後買台血壓機,隨時都可測量,若發現自己血壓長期都在130/80mmhg以上,就須改成「722」的測量方式。

「722」是能掌握自己血壓狀況,同時能給醫師參考的重要血壓數據,國建署指出,該方法能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管理血壓的重要關鍵:

  • 7:連續量7天
  • 2:起床、睡前各量一次
  • 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

衛福部則建議民眾,可採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飲食方式,並拒絕吸菸、喝酒、嚼檳榔,再透過每天運動30分鐘,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來管理血壓。

參考資料:
  1. 腹內的日常 吳宗勤醫師:分享自己高血壓
  2. 血壓要管理 722在家量 18歲以上國人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
  3. 血壓控管就靠「722」 ~定期量測沒煩惱
  4. 35.7萬年輕人 有高血壓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