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吃退燒藥降溫?食藥署:恐引發肝腎衰竭!留意5大藥物影響排汗

8,697 收藏1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炎炎夏日,高溫動輒36度以上,光是7月,截至15日為止,就已有470人因中暑等熱傷害而送醫。有民眾認為,若環境高溫導致體溫過高,可吃退燒藥降低體溫,食藥署特別在「藥博士正藥說」專頁中提醒民眾,切勿任意服用退燒藥,不但無法降溫,還會增加急性腎衰竭、肝臟衰竭、凝血功能異常等中暑併發症風險。

天氣太熱體溫高、中暑能吃退燒藥能退燒?醫:過量小心肝腎衰竭



醫師指出,中暑引起的人體高溫,和平時感冒導致發燒的機制並不相同。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受媒體訪問說明,中暑引起的高溫是因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受到損害,而影響人體降溫;感染造成的發燒,是因為細菌或病毒讓人體產生發炎反應導致。

若民眾想透過普拿疼等退燒藥幫助身體降溫,不僅無效,若用量過大,還容易引起肝衰竭;非類固醇的發炎藥過量,則容易引起腎衰竭或腸胃道出血。

10大高風險族群要留意!服用5類藥物小心中暑危機



食藥署提醒,有10類民眾屬於中暑高危險族群須特別留意,包括: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戶外或密閉空間工作者、運動員、慢性疾病患者、代謝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肥胖、服用特定藥物者。

針對藥物部分,童綜合醫院急診部主任魏智偉則曾受媒體訪問特別提醒,有5大類藥物恐增加中暑機率,若民眾有服用相關藥物,或有疑慮,必須諮詢醫師,但是切勿自行停藥,以免病情惡化:

  1. 抗膽鹼作用:會抑制汗腺分泌。可能的藥物包括:抗組織胺(常見於治療鼻塞)、治療巴金森氏症、部份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等。
  2. 交感神經作用劑:會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皮膚血液流量,導致散熱減低。可能的藥物包括:咖啡因、麻黃素等。
  3. 部分降血壓藥物:可能使心血管系統應付高溫的調節能力降低,包括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等。
  4. 利尿劑:可能影響人體水分、鹽分平衡。
  5. 抗憂鬱劑:可能會抑制排汗。

暑假出遊也要慎防熱傷害,除了多喝水以外怎麼隨時幫身體降溫?下一頁看更多!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