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瓜以日系品種為主 夏美是國內育出的最新品種
目前胡瓜的栽培品種非常多樣,種苗場、農試所與各改良場都有育出自己的品種。趙秀淓指出,目前小黃瓜市佔率較高的幾個品種,多是各家種苗公司引進或育出的品種,如花胡瓜212、220、穩農868等;大黃瓜品種則以生生、農友等種苗公司的986、青海或萬綠佔多數。
錢昌聖表示,台灣缺乏本土種源,因此大多需從國外引進種源進行育種工作,日系品種一直是國內主要的小黃瓜品種來源。生生公司業務部吳小姐則指出,「國內大黃瓜品種現以台灣自行育出的品種居多」,但種源上是以美國slicer/pole type的品種,引進後就台灣的氣候與市場需求再行育種的成果。
台灣農政單位也非常努力在進行育種工作,如種苗改良繁殖場耗時八年,在2019年公布育出新的小黃瓜品種,名為「種苗3號──夏美」。種苗改良繁殖場屏東種苗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蔡雅琴表示,夏美的脆度比日系的稍低一些,但整體香氣和甜味的表現上更加出色,且耐熱度、抗病性與應對強降雨的能力佳,植株韌性強,經反覆實驗結果,整體產量可較現況增加三成,價格也深具市場潛力。
水果黃瓜和酸黃瓜 都是特殊品種
近年市面上陸續出現尺寸比小黃瓜更肥短、光滑的「水果黃瓜」或「以色列黃瓜」,並強調可像水果一樣直接鮮食,以有別於既有的蔬菜形象。
生生公司指出,這類進口品種的特性是表皮較薄且水份多、口感偏軟,果實中間有種子的部分也稍多,目前國內種苗公司也相繼育出口感相對清脆、較無生瓜味,且更適合台灣氣候條件的水果黃瓜品種。
那漢堡裡的酸黃瓜、或是罐裝醃黃瓜,又是什麼瓜呢?趙秀淓表示,「市面上看到的罐裝酸黃瓜,是使用專門醃漬用的歐美品系」。據美國農業部介紹,用於醃漬的黃瓜長度較短,外皮更薄且凹凸不平,果肉也相對乾燥缺乏水分,更能吸收醃漬時的鹽水,gherkins和national pickling是常見的醃漬品種。
黃瓜怎麼挑?怎麼料理?
黃瓜應該怎麼挑?龔泰文表示,「瓜要好吃,表面顏色要均勻有光澤,成熟度夠」,他建議,小黃瓜可選「頭尾粗細平均,摸起來硬挺飽滿」者,大黃瓜則挑「瓜身勻稱筆直,色澤濃綠均勻」者為佳。
黃瓜表面有沒有刺,會影響口感嗎?錢昌聖解釋,黃瓜有刺與否,與品種有關,消費者可依個人喜好選擇,並不影響口感。黃瓜的刺主要是保護自己不受昆蟲叮咬的機制,但在長期人為育種之下,許多刺都已退化變小。
小黃瓜多直接涼拌或生食,大黃瓜則要削皮後才能料理,這是國人在食用黃瓜時的普遍印象與做法,但它們其實還有更多種可能性。例如大黃瓜不只可以煮湯,也能生吃涼拌,兩種瓜也都能調製成飲品,適合炎熱的夏天。且讓《上下游》介紹五種大、小黃瓜的料理方式,讓各位嚐嚐黃瓜們不一樣的好滋味.....(上下游/記者馬振瀚)
本文獲得《上下游 》授權刊載,全文請看: 《黃瓜的秘密》小黃瓜長大,會變成大黃瓜嗎?明明是綠色的為何叫黃瓜?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