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補水3次,多消耗30%熱量!88歲名醫喝水養生術助瘦身降血脂

77,446 收藏2
【早安健康/新谷弘實(紐約貝斯以色列醫院醫師)】

進食一小時前喝水



進食的一個小時前飲用大約五○○cc的水,是我每天確實實踐的「好習慣」之一。

人們常說為了身體健康,每天應補充大量水分,但進食有「正確的吃法」,水也有「正確的喝法」。種植盆栽的人應該知道,植物任意加水可能使根部腐爛。加水有適合的時間與分量,這與人類補充水分是一樣的道理。

人類的身體大部分由水分構成。乳幼兒水分約占八○%,成人六○~七○%,老人也有五○~六○%。嬰兒的肌膚水水嫩嫩,就是因為細胞中所含的水分充足。因此,大量補充新鮮且好的水,對人體而言非常重要。

經口進入的水被胃腸吸收後,藉由血管送至全身的細胞。這時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好的水具有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中性脂肪)的效果。建議成人每天至少補充一五○○~二○○○cc水分,高齡者最少也要喝到一○○○cc。

但是每天經口攝取的食物不僅限於水而已。上述水分的量要在什麼時候補充比較適合呢?用餐前喝過量的水,胃中裝滿水就吃不下食物,進食中或進食後喝水,則會稀釋消化酵素,可能妨礙消化與吸收。 進食中喝水,最好以一杯(二○○cc左右)為限。

有醫師建議睡前或半夜醒來,為防止血液變得黏稠,即使不口渴最好也補充一些水分,但是我反對這種意見。為防止前面所述的「逆流」,應避免在睡前攝取水分。而且水分可能與胃酸混合進入氣管,若吸入肺中,有引發肺炎的危險。

由身體的節奏來看,水的補給以剛起床和用餐前一小時最為理想。水僅需三十分鐘左右就會從胃部進入腸內,這種方法雖然可能稍稍影響進食,但絕不會妨礙消化。

我個人採取的水分攝取方法如下:
  • 早上起床時,喝五○○~七五○cc
  • 中餐前一小時,喝五○○cc
  • 晚餐前一小時,喝五○○cc

當然這只是概略數字。夏天或是因為運動而大量流汗時,需補充更多水分,胃腸較弱,消化和吸收需要較多時間的人,在食物被吸收之前喝水會將內容物沖走,可能因此引發腹瀉。另外,水分的量也會因身體大小而異。因此,每天的水分攝取量必須依個人身體狀況來判斷。如果飲用一五○○cc會出現腹瀉的話,可將每次的量減為三五○cc,然後再嘗試慢慢增加。

到了冬天,喝冷水會使身體冷卻,最好將水稍微加溫後再喝。據說人類體溫在三六~四○℃時,體內的酵素最為活性化。而且在此範圍內,體溫每上升○.五℃,免疫力可提升三五%。生病時會發燒,就是為了藉體溫上升使酵素活性化。相反的,「冷卻」是維持健康的大敵。

喝好水,也能瘦身!下一頁看看醫師的「好水」原則原來這麼簡單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