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大腿、骨盆好緊繃!2動作調整筋膜,瑜伽新手就練它!

16,516 收藏2
【早安健康/蔡士傑(臺灣瑜伽療癒協會 秘書長)】

「筋膜整合瑜伽」與其他的瑜伽練習有何差異?



「筋膜整合瑜伽」與坊間常見瑜伽練習有什麼差異?這是我在教學時經常被詢問的問題,我想除了目標和著重點與其他的瑜伽練習有所差異之外,我可以從以下幾個部分進一步說明。

更加全面性的看待人體


過去,不管是瑜伽老師或是社會大眾,似乎都在尋找一種能解決身體問題的「單一處方」(可能現在還是有部分人們這樣想),我想有很多人都曾經向不同的專業人士詢問過類似的問題:「我的肩頸時常感到疼痛,做什麼動作可以改善呢?」但事實上,若是以筋膜的角度來思考,並沒有單一個動作可以去處理局部的問題,因為全身的肌筋膜都是互相牽連的,筋膜專家們也經常提到,身體感到疼痛或不適的地方,通常是屬於「受害者」的角色,意即它是因為其他部位的筋膜張力等問題所造成的。

因此,我們必須檢視不同部位的筋膜狀況,並同時進行調整,才能有效地改善身體某處的問題,而更為全面的作法則是連同身心各層次系統一併進行調節,如此一來,將能夠產生更高的健康改善效益,達到治標亦治本的目標,這也是瑜伽療癒和整體醫學觀點所強調的重要思維。

除此之外,由於身體的力量傳遞在各肌筋膜線中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不同的筋膜線與人體的不同動作息息相關,如「螺旋線」便與身體的扭轉動作高度相關。因此,「筋膜整合瑜伽」除了會依據肌筋膜線走向進行各區段的調整外,也會特別重視動作整體的功能性,讓整條肌筋膜線的運作更加協調,力量的傳遞更加流暢。所以也可以說,「筋膜整合瑜伽」的練習是一種充滿「智慧」的運動方式,不單單只是考量到局部的活動與調節,更重視整體運動方式的協調性,以創造出最有效率且具功能性的動作模式。

不過度強調伸展及柔軟度的練習法



如果要嘗試區分「筋膜整合瑜伽」與其他瑜伽練習方式的不同之處,其中一項就是,「筋膜整合瑜伽」是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人體,依據肌筋膜線的科學研究邏輯來分析一個人的狀況,給予各部位不同的動作練習,以調節各區段的筋膜張力,並在最後進行整合性的訓練,來協助一個人改善健康問題。

依循這樣的準則,「筋膜整合瑜伽」也能大幅減少傳統瑜伽過度著重後彎、手平衡和倒立,以及髖關節柔軟度訓練等,所造成的慢性筋膜張力失衡問題。雖然有很多人聲稱,那樣的練習並沒有讓他們感到不適,也沒有造成任何的身體損傷,但我必須強調,有時身體的問題並不是那麼顯而易見,也通常是經過日積月累後,才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產生明顯反應,現在沒有不適感,並不能代表那就是沒有問題的練習。湯瑪斯.邁爾斯曾在某次的演講中提醒,由於人類並非是天生以手部支撐身體重量的動物,過度或經常性的手倒立練習,可能會造成上、下半身筋膜張力失衡的問題。

放鬆筋膜與神經系統,預防慢性身心傷害



在「筋膜整合瑜伽」的練習中,我會鼓勵人們依據筋膜的原理,進行均衡性和個別化的練習,來調整因為慣性動作和生活型態所造成張力失衡現象,這樣做不僅能預防慢性身心傷害的發生,還能改善當前所遭遇的問題,所以注重均衡性和適切性的練習方式,也可說是「筋膜整合瑜伽」與其他瑜伽的一大差異。

另外,考慮到筋膜特性和神經系統的反應,「筋膜整合瑜伽」的運動和伸展方式,也會與部分瑜伽練習方式有所不同。由於筋膜裡富含各種不同類型的神經感受器,因此不同型態的運動和伸展方式,將會引起不同的神經系統反應。在「筋膜整合瑜伽」的練習中,我們最不想要觸發的,就是神經系統的「戰鬥或逃跑模式」,在戰鬥或逃跑模式中,人體的肌筋膜會產生高張力的現象,注意力會過度限縮,心率和呼吸會加速,消化系統會減緩運作,也會伴隨恐懼或憤怒等情緒的出現,這是人在面對危險和威脅時會出現的劇烈反應之一。

這樣的神經反應對於筋膜的調整相當不利(其實也不利於各種運動和療法),因為肌筋膜的張力過高,會使調整變得更為困難;注意力的限縮,也會讓人難以專注於整個身體和內在感受;更不用說急促的呼吸和心跳、高張的情緒,及體內各種系統的劇烈反應,都會使身心的調整變得事倍功半。現代社會的高壓生活型態,已經使許多人時常處於戰鬥或逃跑模式中,並導致失眠、疼痛、腸胃不適、自律神經失調、情緒困擾、憂鬱等各式各樣的文明病,因此我也希望能透過「筋膜整合瑜伽」,協助人們在改善筋膜健康的同時,也能好好照料及調節身心。

不讓身心平衡淪為口號


雖然所有瑜伽練習都會高呼身心連結與身心平衡的「口號」,但現代的瑜伽型態似乎越來越著重於體位法的呈現,漸漸遺忘了達到身心連結的重要關鍵,那就是身心的「覺知」。人體所有系統的運作都必須仰賴訊息的輸入,才能做出理想的反應,這些訊息包含身體的感覺、內感受、情緒、心念等,而筋膜也會受到這些訊息的影響,感覺細緻化更是促進筋膜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筋膜整合瑜伽」的另一特點,即是在練習過程中同時留意細緻的身心感受,並以此來連結及整合各系統,讓人從身心分離的狀態,重新統合成一個真正的「人」。

這邊提到感覺,不只是侷限在痠、緊、痛等常見的不適感,還包含了人的其他感覺和感受,例如鬆軟、順暢、重量等身體感覺,以及嗅、味覺等五官的感受,更包含喜悅、恐懼、平靜、浮躁等內在感受。練習時也需要細緻地去覺知它們,譬如去感知它們在身體上的位置、範圍、深淺、形態、質地、變化等,並嘗試如實地去接納這些感受,讓自己沉浸於其中,與身體一同活動。如此一來,才能真正地將身心連結起來,形塑出較為理想的筋膜結構。

我認為筋膜學對世人最大的啟發,是讓人們了解身心的每個部分都是息息相關的,對於身體的疼痛或其他問題,並不存在單一的解決方式,當一個人願意自我投入,重視身心的均衡發展,才能真正地改善健康。我也希望筋膜整合瑜伽所強調的概念,能夠彌補過去瑜伽練習中被輕忽的部分,同時以更宏觀和微觀的視野來看待人體,讓人們擁有更健康的身心。

足底與踝部伸展



效 用:延伸淺背線足底與腳踝後側,釋放過度緊縮的肌筋膜張力,並促進其滑動性。
相關組織:足底筋膜、屈趾短肌等。
步 驟:
1. 跪姿,腳尖踩地,雙手支撐地面。
2. 雙手手掌往斜前下方平均推地,並將雙腳腳跟及臀部後推,讓足底及腳踝後側產生些微的伸張感。

3. 保持輕柔、順暢的呼吸,並維持穩定的後推力量,再讓臀部及腳跟緩慢地左右來回移動。
4. 仔細感知及探索動作時的身心反應,如皮膚和肌筋膜的伸張與活動感、身體感覺的變化、內在感受和情緒的狀態及變化等,並依據身心感受即時調整力道及動作範圍。

5. 可練習約 30 秒至 2 分鐘,結束後可自由地活動及舒展身體。


變化動作
此動作亦可將雙膝略微離地進行,可依個人喜好選擇適宜的練習方式。

重點提醒
  1. 如於足底筋膜炎或其他足踝部損傷之急性期,不建議練習此動作。
  2. 動作時以略有皮膚或肌筋膜的輕柔伸張感即可,若肌筋膜的彈性及滑動性良好,你並不會出現痠或緊的感覺,請勿僅以是否有痠、緊等感覺來作為動作範圍的判斷依據。
  3. 若於過程中出現身體或心理較強烈的壓力反應,請隨時調整身體姿勢、動作範圍、力道,並確認呼吸是否保持輕柔、順暢。如調整後情況仍未改善,請暫停練習並讓自己稍做休息。

大腿及骨盆後側伸展



效用:延伸淺背線大腿及骨盆後側區段,釋放過度緊縮的肌筋膜張力,並促進其滑動性。
相關組織: 膕旁肌、薦粗隆韌帶等。 

步 驟:
1. 將雙腳前後分開站立,後腳跟可略微向內轉,讓腳跟可穩定踩至地面。

2.將雙膝伸直,並將脊椎延伸後,從骨盆處往前靠近前大腿,使前大腿後側產生些微的伸張感。可將雙手扶在大腿或瑜伽磚上,保持輕柔、順暢的呼吸。

Tips 請留意膝蓋伸直時,不做下壓及後推之動作;如伸直膝蓋感到困難,亦可以略微彎曲膝蓋的方式進行。

3. 讓臀部緩慢地左右來回移動。
4. 仔細感知及探索動作時的身心反應,如皮膚和肌筋膜的伸張與活動感、身體感覺的變化、內在感受和情緒的狀態及變化等,並依據身心感受即時調整力道及動作範圍。

5. 可練習約 30 秒至2 分鐘後換腳練習,結束後可自由地活動及舒展身體。


變化動作
也可用手扶椅子或牆壁進行練行。

重點提醒
  1. 如於足底筋膜炎或其他足踝部損傷之急性期,不建議練習此動作。
  2. 動作時以略有皮膚或肌筋膜的輕柔伸張感即可,若肌筋膜的彈性及滑動性良好,你並不會出現痠或緊的感覺,請勿僅以是否有痠、緊等感覺來作為動作範圍的判斷依據。
  3. 若於過程中出現身體或心理較強烈的壓力反應,請隨時調整身體姿勢、動作範圍、力道,並確認呼吸是否保持輕柔、順暢。如調整後情況仍未改善,請暫停練習並讓自己稍做休息。

本文摘自《筋膜╳瑜伽訓練全書》/蔡士傑(臺灣瑜伽療癒協會 秘書長)/采實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