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越少反越胖1:餐間吃零食
有些人會在嘴饞時吃一點像是麵包、餅乾等小東西,但零食不管吃得再少,每次進食後都還是會導致血糖上升、刺激胰島素分泌,尤其如果吃的是精緻澱粉更是如此。胰島素分泌在降低血糖的同時,也會增加脂肪堆積;相反的,藉由減少餐間吃零食的次數、避免刺激血糖上升,則可以減少胰島素分泌,並且降低胰島素抗性、肥胖的發生機率。
鄭醫師也說明:「攝取的食物並不是馬上就會變成脂肪囤積,有的會轉化成肝醣存在於肌肉和肝臟,等到肝臟的肝醣過多,才會轉化成脂肪。」此外,根據研究顯示,人體在空腹12小時後,肝醣就會使用殆盡,開始燃燒體脂肪,因此她也建議應該在避免持續大量進食、暴飲暴食的同時,也應該讓空腹時間盡量增加,增加肝糖燃燒,甚至是把原本儲藏的脂肪也一併消耗掉。
吃越少反越胖2:吃錯種類
儘管一天只吃一餐,但如果吃的是漢堡、披薩、辣炒年糕等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精緻澱粉飲食,同樣也會讓減肥效果大打折扣。由於碳水化合物對於血糖的影響最劇烈,當這些精緻澱粉被攝取後,會分解成葡萄糖直接導致血糖飆升,進而會更容易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增加脂肪的儲存量。
因此,就算是同樣的熱量,藉由攝取含有更多膳食纖維的雜糧等澱粉,或者是以蛋白質為主的飲食攝取,才能夠減緩血糖上升的幅度,進而達到減重的效果。
吃越少反越胖3:對熱量的錯誤認知
雖然知道熱量是關鍵,但許多人卻對於飲食中含有的卡路里數有錯誤認知。舉例來說,即使是不額外加糖的無糖拿鐵,因為其中含有牛奶,熱量也有120大卡;或者為了改善便秘而多吃優格,卻選擇了在製造過程中加入了不少糖分的產品,即使是搭配水果食用,如果沒有控制份量,總熱量也會因為水果中的果糖而增加不少。
另一方面,沙拉看似是低熱量的健康餐點選擇,卻也暗藏糖分與卡路里地雷。「很多人會吃富含蔬菜的沙拉,但同時卻會加很多沙拉醬。」鄭醫師解釋,隨著沙拉醬的種類、用量不同,攝取到的熱量也不一樣,但不論如何只要加了很多醬,熱量也會理所當然的增加。
吃越少反越胖4:基礎代謝量下降
隨著飲食量減少,基礎代謝量也會下降,尤其是反覆進行節食的減重策略,更會讓基礎代謝量顯著減少,導致吃下肚的熱量更不容易被消耗。「舉例來說,當攝取的飲食熱量從2000大卡減少到1000大卡,人體的基礎代謝量也為了應對缺乏能量供給的情況,而相應的減少。」鄭醫師補充說明,雖然大幅度減少熱量短時間看似有效,但很多人減重完後,飲食會恢復到原本的份量,基礎代謝量則不會那麼快恢復,這也是「溜溜球效應」會發生的主因;而當溜溜球效應出現,有些人又會開始節食,進而讓基礎代謝量又降低,形成惡性循環。
總結來說,鄭醫師建議,減重要成功並不只是少吃,而是必須先避免精緻澱粉,並且仔細檢視攝取飲食的熱量,並且盡量讓飲食攝取的時間更規律,同時延長空腹時間,才能夠讓減重機率提升。若是出現停滯期,韓國家醫科醫師安志賢(안지현,音譯)則建議,可以增加蛋白質攝取、增加運動強度,並避免長時間久坐,堅持約三個月後,就能夠避免溜溜球效應出現。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