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僅有15%,對死亡率之影響可想而知,而且通常需要長期的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花費非常驚人。再加上患者因為無法工作導致家戶收入損失,及早將癌症篩檢出來所能省下的金錢就非常可觀。
此外,除了小型的腺瘤性息肉外,大型的良性病灶與零期大腸癌也可以直接以大腸鏡切除,等於多了非侵入性的治療選擇,對於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影響甚鉅。
預防罹癌的生活習慣
大腸癌危險因子主要與肥胖、新陳代謝有關。因此,保持良好的體態與運動習慣,是避免大腸癌最好的方法。
- 多食用抗發炎的食物
此外,有很多食物本身具有抗發炎的效果,對於預防大腸癌也有幫助,包括深海魚類、新鮮綠色蔬菜、菇類、葡萄、薑黃等。攝取過多的紅肉類像是牛、羊、豬,也已證實與罹患大腸癌有密切關係。除此之外,抽菸與過度熱量攝取如含糖飲料和澱粉類,以及油炸燒烤食物,均證實會加大腸癌風險。近年來年輕族群大腸癌的增加也被認為與這些生活飲食習慣所導致。 -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近期臺大醫院的研究顯示,大腸鏡切除大顆的腫瘤性瘜肉後,即便過去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可以即刻開始規律運動,未來接受追蹤大腸鏡的時候,可以大幅下降再度發現大顆腫瘤或瘜肉的機會。很多病人在切除大顆或多顆瘜肉後,很急切地詢問:「有沒有什麼口服藥可以減少息肉的復發?」其實不需要借助藥物,改善長年以來被忽略的生活習慣,就有預防的效果。
再好的醫療技術,都沒有辦法讓三、四期的大腸癌逆轉變回一、二期,唯有定期篩檢才有機會早期發現大腸癌;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則是避免罹患大腸癌的另一面盾牌。擁有這兩個防護工具,就可以避免罹患大腸癌或因而死亡的大部分風險。目前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都在穩定下降的國家,都有很高的比例執行大腸癌篩檢,且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非常值得臺灣借鏡。
本文摘自《腸保健康好胃來:台灣消化權威林肇堂教授,許你一個順暢人生》/林肇堂(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堡壘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