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星雲大師在84歲時就已因40多年的糖尿病導致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不僅已看不清身旁民眾的樣貌,甚至連自己的字是否寫正確也都不清楚。而他也在2016年時就曾於活動透露,因糖尿病導致眼球鈣化,不僅須放棄寫了20多年的一筆字,還要開始習慣摸黑、全盲生活,自己打理居作息。
台灣約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過半數糖尿病患未進行眼底檢查
糖尿病可說是台灣的國民病之一,根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106-109年>19歲以上成人的糖尿病盛行率,男性高達11.4%、女性高達8.9%,換句話說,每10人就約有1人罹患糖尿病。
據統計,糖尿病人失明率為一般人的25倍,且患病10年後,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上升至60%,20年內病變發病率更攀升至90%。糖尿病患者有很高的視網膜病變風險。但是,眼部狀況卻是常被糖尿病患忽視的部位。
健保署統計,110年糖尿病患的眼底檢查率竟未過半(44.69%),中山醫院糖尿病照護中心更曾為文指出,檢查時常遇到病患表示「我沒有眼睛不舒服,不用檢查吧」,甚至眼底已有異常出血的病患還疑惑認為,「看得很清楚,沒有不舒服」。然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嚴重與否需透過檢查才可判明,而非靠病患肉眼清晰、模糊與否判斷。
血糖控制不佳讓視網膜病變,嚴重恐全盲!眼底檢查6叮嚀維持眼部健康
根據李氏聯合診所衛教資料,當血糖濃度過高,血糖就會破壞身體各處的血管壁,而造成血管病變。儘管全身血管都有可能發生,然而由於對視網膜等較細小的血管影響更大、因此情況也較嚴重。
當視網膜微血管受影響,不僅可能導致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形成,還可能造成血管滲漏、出血等視網膜病變,甚至恐造成失明危機,因此,有血糖問題的民眾務必遵循醫囑,定期檢查、追蹤,萬萬不可大意。
及早察覺眼睛健康,避免失去視力影響個人、家庭生活品質相當重要。那麼,糖尿病患到底該多久檢查一次眼睛?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根據衛福部資料,糖尿病患應留意下述「眼底檢查小叮嚀」:
- 第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發病五年內應接受第一次詳細檢查。
- 第2型糖尿病患者:確診糖尿病後,應儘速接受第一次詳細眼部檢查。
- 已確認無視網膜病變的糖尿病患者:每年1次眼底檢查。
- 懷孕的糖尿病患者:自懷孕起,至少每三個月檢查1次,並產後持續追蹤1年。
- 先測量視力:可做為日後疾病發展過程及治療參考。
- 散瞳後:由於散瞳會令眼睛無法聚焦、導致視力模糊,為了避免造成行動、駕駛安全,建議請他人陪同檢查。若檢查後2天內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等眼壓過高的不適症狀,則應立即就醫。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星雲大師晚年糖尿病失明。看得清楚不算數!全台1/3糖友未檢查陷失明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