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亂放、過馬路不看紅綠燈…早期診治失智症必注意10大警訊

10,882 收藏0
【早安健康/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 吳孟真醫師】 是失智不是腦霧!認識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2019年「國際失智症協會」公布,全世界每3秒鐘就多1位失智者,全球已經超過5,500萬人失智,估計到2050年會增加3倍,將有高達1億5200多萬人失智。台灣於民國110年年底失智人口共約31萬人,推估民國150年將超過85萬。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影響認知功能的臨床症候群,並非正常老化現象。患者通常不僅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時常影響到注意力、語言能力、抽象思考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行為情緒控制能力等功能,而且較容易出現譫妄症,或合併有幻覺或干擾行為等症狀,進而影響工作、社會人際關係及日常生活功能。

失智的十大警訊!發病的初期、中期、後期要如何察覺?



記憶力減退為失智症常見的初期症狀,卻也是老年人常有的抱怨,但失智症不是只和記憶力退化畫上等號,還有更多功能的退化,且程度有所差異。

國際失智症協會(ADI)最新版的失智症十大警訊如下,作為民眾及早注意的參考指標:

    1. 記憶力減退到影響生活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 
    3. 語言書寫或表達有困難
    4.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
    5. 判斷力變差或減退
    6. 追蹤事物有困難
    7.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8. 情緒和行為改變 
    9. 視覺影像與空間的關係辨識困難
    10.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退出


失智症的病程依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一般病程約8到10年。

初期輕度的症狀有時僅呈現短期記憶障礙,病人容易忘記近期發生的事,無法學習新事物,因此有時容易被人疏忽而延誤就醫。其他症狀如在不熟悉的地方容易迷路,不愛出門,集中注意力困難,或是對日常生活嗜好及活動興趣減低等,也都可能發生在輕度失智症。

中度失智症患者的短期記憶力減退更加嚴重,甚至較久遠的記憶也會開始喪失,處理日常生活事物出現困難無法獨自完成,對人時地容易混亂,情緒易怒,於熟悉的環境下也會走失,語言能力下降使家人逐漸感到難以理解與溝通。患者有時甚至會日夜顛倒、出現幻覺、妄想或其他奇怪的行為舉止。

重度失智症患者的記憶喪失嚴重,連熟悉的家人也都逐漸無法記得,幾乎喪失自理能力而完全依賴他人照顧,經常肢體行動能力退化伴隨大小便失禁,有些病人可能會有吞嚥因難或飲食意願低落而必須考慮鼻胃管餵食。

失智症病患的精神行為症狀往往是家人和照顧者最大的負擔,常見的症狀包括有憂鬱、幻覺、錯認、懷疑、攻擊、漫遊、囤積物品、貪食、不適當的性行為、重複行為、日落症候群等。

許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失智症,最常見的原因便是耳熟能詳的阿茲海默症,而阿茲海默症同時也是最普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大多數患者於六十五歲以上發病,且發病率隨著年紀遞增,主要症狀為短期記憶力衰退,但其他方面的認知功能仍會逐漸退步,血管性失智症為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患者因為腦部血管循環不良或中風導致腦部損傷而影響認知功能,症狀會依腦部受損部位而有所不同,臨床表現較複雜,且容易合併有高血壓或其他血管危險因子。此外,也有病人同時合併有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稱為混合性失智症。

其他較常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尚有路易氏體失智症和額顳葉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除了認知功能障礙外,易伴隨有巴金森氏症如僵硬、顫抖或動作緩慢等現象,並經常出現生動鮮明的視幻覺,且意識與認知症狀有明顯的起伏。路易氏體失智症的病人對於抗精神病藥物較敏感,易出現錐體外症候群,因此須注意藥物的使用。而額顳葉型失智症的分類十分複雜多樣,有些以行為人格改變為主,有些則以語言能力退化(失語症)為主。

此外,仍有少部分失智症導因於可逆性疾病,例如缺乏維他命B12或是甲狀腺功能異常,經過治療便有機會可以恢復。因此失智症患者也需接受抽血、影像學等檢查,以排除可逆性原因。

失智症目前無法治癒 如何減緩病情 改善狀況?



失智症患者需要家人更多的關注及醫療團隊長期的治療。目前尚無任何藥物可以阻止或逆轉失智症的持續惡化,但仍有治療方法可延緩疾病的進展或改善症狀。

失智症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的使用主要由神經科或精神科醫師評估開立。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非藥物的治療也十分重要,藉由環境調整(熟悉、穩定、有安全感的環境)、活動安排、溝通方式的改變以及認知訓練等方法,對於患者的功能維持也相當有幫助,並可減少精神行為症狀的發生。其他非藥物治療還包括有懷舊療法、按摩、音樂治療、芳香療法、寵物治療、多感官刺激治療、藝術治療等。

而血管性失智症的治療還針對血管危險因子進行控制,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之治療及抗血栓治療,以預防中風發生以及降低大腦進一步受損的機率。

特別需要提醒照顧者的是,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受損,其言語行為有時無法以一般常理對待,需要尋找思考背後真正的原因,或是調整自己的心情和方式來照顧病人。此外,因為照顧失智症是一個漫長且辛苦的過程,照顧者的身心狀態也不容忽視,建議盡早多方了解可利用的資源,來減輕照顧負擔。

隨著社會的老化,失智症患者日益增加,及早診斷十分重要,能夠早期介入治療來減緩退化以及維持功能。

而照顧失智症患者並不容易,不僅需要相當的耐心與愛心,更需要相當的醫療與社會資源,實為未來的一大考驗。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