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糞便的6要點!
雖然透過糞便可以使其意識到飲食、生活習慣出了差錯,不過到底什麼樣的糞便才「漂亮健康」呢?王輝明表示,好便應有「糞便成形」、「金黃色」、「浮在水面上」、「無惡臭」等4大特徵。辨野義己則提供了民眾日常觀察糞便的6項要點供民眾參考:
上出多少量?
成人建議1天需有200~300g的排便量。可在排便前後分別測量體重,以觀察體重變化得知大便量。
什麼樣的顏色?
若是腸內環境良好,大便應是明亮黃土色~黃褐色;若是壞菌較多,則大便顏色會變黑。辨野義己建議平時總是上出較黑糞便的民眾多吃優格,以打造出香蕉般的形狀、顏色大便。
此外,大便的顏色也可能與體內其他健康狀況有關。桃園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江坤俊曾拍片指出,若是黃色大便且帶有油脂,可能是油脂吸收不良導致;綠色大便則可能表示腸胃炎;紅色大便恐代表大腸、小腸或痔瘡出血;灰白色大便則可能是胰臟癌、膽囊癌或膽道癌。
大便氣味如何?
若是腸胃狀況良好,大便氣味決不會令人難受。然而若是肉類吃過多、飲酒過量,或因便秘導致壞菌較多,便會出現難聞的惡臭。
能否輕鬆排便?
不須特別用力就能順暢排便,一次以2~3根香蕉程度為理想。
硬度與水分狀態?
大便的堅硬程度取決於含水量以及通過腸道的時間。良好大便的含水量約在75~80%,如同牙膏般柔軟且漂浮在水上。若因便秘、膳食纖維不足、含水量為60%,就會變得粒粒分明、堅硬。此外,受壓力影響而導致拉肚子,則可能含水量超過90%。
排便的頻率?
每天早晨,幾乎固定時間自然產生便意為理想。然而,因個體不同,也有人一天能排便數次,或偶爾出現上不出來的狀況,這並非便秘,只要以2、3日為周期定期排便就沒問題。不過,若是超過3天仍無法排便,就有必要採取便秘對策。
若要預防便秘,除了常見地多吃膳食纖維、多喝水外,營養師張家祥(營養師Ricky)則曾拍片提醒,別忽視了油脂能潤腸的重要性,應適量攝取油脂、增加糞便潤滑度、刺激腸胃蠕動。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實測天天1食物,便便極臭更引發癌症隱憂!博士教你從6特徵看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