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底該喝多少水?
黃嘉宏醫師的臉書文章中說明,適當的水分攝取為人體維持新陳代謝功能的重要幫手,可以保持心血管正常運作,並促進身體排毒。每天攝取足量水分,身體才能將當天製造的廢棄物排乾淨。
根據每個人體型不同,每天所需的水量也不太一樣。振興醫院泌尿科的楊景偉醫師提供簡單公式,透過體重推算,每人每日應補充「體重 × 30 c.c. 」的水分。例如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喝的水量為1800 c.c.,以此為基礎,再視當天工作、運動的排汗量加強攝取。
他說明,正常狀況下人一天所需的水分約為2500~3000 c.c.,不過有22%的水分可以從食物中獲取,因此計算每日補水量時可以將食物中的水分扣除。另外,如果當天活動劇烈或天氣較炎熱,使排汗增加,身體需要的水分也會跟著增加,要格外注意補水。
雖然多喝水對身體是一種保養,但也有幾個族群的人,不建議多多喝水。黃嘉宏醫師提醒,若是心臟、腎臟、肝臟或其他慢性病患者,必須根據自己的疾病嚴重程度調整份量,而非一味狂喝水。他舉例,如果出現下肢水腫或呼吸困難,就須減少水分、鹽分攝取;如果出現心肺積水等症狀,甚至須將每日水量控制在500 c.c.以內。一天該喝多少水,每個人需依自己的健康狀況評估,也可以與醫生諮詢、討論恰當的攝取量。
水中毒如何防範?
1. 適量飲水:
依據體重推算需要的水量,視流汗狀況增加,攝取分量不要超過太多,且須避免短時間大量補充水分。衛福部旗山醫院說明,可以先將水裝入水瓶中,藉由水瓶來計算、限制自己的攝取量。
2. 適時補充鉀、鈉:
在水分大量流失後,記得為身體補充電解質,例如從市售的運動飲料中攝取。譚敦慈護理師也分享,他常在爬山、運動大量流汗後感覺頭暈,此時他會吃很鹹的酸梅,補充鈉以緩解不適。
3. 利用排尿狀況判斷:
譚敦慈護理師說明,可以由尿液的顏色、氣味以及頻率,判斷飲水量是否合宜。通常一天排尿6至7次,表示喝水量適中;而尿液如果呈現深茶色,代表身體水分不足,需多補充水分。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猝逝49年...研究稱李小龍死於「水中毒」?這3種人多多喝水反而增風險